第145章 海上侦察
阿尔提港,夜晚九点整。
 “猎鹰一号已起飞。”赵晓峰的声音在加密频道中响起,冷静得不带一丝波澜。快艇后甲板上,一架战术侦察无人机在助推火箭的帮助下呼啸升空,迅速爬升,融入漆黑的夜空。
 几乎在无人机起飞的同时,位于海城的山海集团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正显示着同步轨道侦察卫星传回的实时数据。一条清晰的航迹线从阿尔提港延伸至远海,一个光点代表着“海丰号”,其位置、航向、航速被精确标注。
 周云山站在赵渊亭身侧,语速平稳地汇报:“赵总,‘曙光’卫星持续锁定。目标当前位于我基地东北方向约280海里处,航向235,航速10节。航行姿态稳定,未见异常。”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大厅里格外清晰,透着一股临战的凝重。
 赵渊亭目光紧锁屏幕,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数据链实时共享给‘猎鹰’。”他的命令简洁有力。
 “是。”周云山立刻传达指令。
 阿尔提港外海,特勤队快艇上。
 赵晓峰面前的控制台接收到来自总部的加密数据流。
 屏幕上,一个清晰的绿色光标在电子海图上闪烁,正是“海丰号”不断更新的实时位置。
 他的任务,是驾驶无人机飞行近三百海里,抵达该移动坐标,进行卫星无法完成的抵近精细侦察。
 “数据链已同步。接收目标坐标。预计航程两小时三十五分钟。”赵晓峰的报告同样毫无冗余。
 无人机会沿着卫星指引的航路,直奔目标。
 海城,山海集团指挥大厅。气氛压抑沉闷。
 巨大的环形屏幕墙上,分屏显示着电子海图、阿尔提港作战室静态画面以及等待无人机传回信号的备用界面。
 时间在沉默中流逝,每一分钟都显得格外漫长。
 近两个半小时的等待后,屏幕一角终于亮起,传来了高空俯瞰的夜视画面。
 海面在微光下呈现出墨绿色,一艘货轮的轮廓清晰可见。画面稳定得如同固定在支架上,显示出操控者极其精湛的技术。
 赵渊亭紧抿的嘴唇微微松动,目光锐利地扫过屏幕,最终落在周云山身上。
 “操作员,是赵晓峰?”他的问题直接而简短,与其说是询问,不如说是确认。
 “是他。”周云山的回答同样干脆,“部队里摔出来的‘疯子’,现在是特勤队的‘天眼’。秦天信得过他。”这句话意在给赵总信心,点明关键人物的可靠性。
 赵渊亭没再说话,只是微微颔首,目光重新回到屏幕上那稳定得令人安心的传回画面。
 就在这时,频道里传来赵晓峰清晰冷静的汇报,将大厅内所有人的心神瞬间抓牢:
 “猎鹰一号报告,已抵达目标‘海丰号’正上方,当前高度六百米,开始多光谱扫描。”
 大厅内落针可闻。
 “初步观测:船体结构完整,甲板及上层建筑未见明显损伤,无爆炸或交火痕迹。船舶航行姿态稳定,航向东南,航速约八节,符合自动驾驶特征。”
 汇报条理清晰,但接下来的内容让大厅内的空气骤然凝固成冰。
 “红外扫描显示……”赵晓峰的声音有极其短暂的停顿,似在确认,“……舰桥、生活区等关键部位,未发现典型人体热信号。重复,未发现活动热源。”紧接着,光学镜头画面扫过空旷的甲板,“光学确认,甲板未见任何人员活动迹象。”
 未发现热信号?未见人员活动?
 一股冰冷的寒意无声地席卷整个指挥大厅。货船在海上自动航行,却空无一人?这背后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频道里陷入了几秒的死寂,只有设备低沉的运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