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完善证据链(第2页)

笔记本里记录着一串惊人的数字,每一笔金额后面都跟着一个名字,这些名字赫然包括当年的工地负责人、物资局干部,甚至还有几位已经退休的高级官员。老李翻到最后一页,看见一行用红笔写的字:“1953年8月,送王局黄金二十两,换取粮饷运输权。”

“立刻把笔记本送去鉴定,同时通知纪委,对名单上的人员实施双规。”老李掏出手机,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

审讯室里的气氛异常凝重,张大海的额头上不断冒出细密的汗珠,他的手帕早已被汗水浸湿,但他仍不停地擦拭着额头,仿佛这样能减轻内心的紧张和恐惧。

就在这时,检察官突然从文件袋里抽出一张照片,“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张大海的目光被吸引过去,照片上清晰地显示着他和一群身着西装革履的人在一家豪华酒店里聚餐的场景。

检察官的声音冷冰冰地传来:“知道这是哪儿吗?这是去年你儿子的婚礼现场。你儿子的贸易公司,注册资金高达三千万,这么大一笔钱,你倒是给我说说,是从哪儿来的?”
张大海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原本戴在手指上的玉扳指也“当啷”一声掉落在地上,滚到了检察官的脚边。

终于,张大海像是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一般,瘫坐在椅子上,他的嘴唇哆嗦着,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他的哭声中充满了悔恨和恐惧:“是我鬼迷心窍啊!当年他们说修坝的都是些穷鬼,就算死了也没人会管,我就……我就跟着他们把粮食倒腾到黑市去卖了,换了钱大家一起分……”

随着张大海的供述,一个横跨多个部门的腐败网络逐渐浮出水面,这个网络的存在让人们对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产生了深深的质疑。原来,当年的粮饷克扣并非个人行为,而是由工地负责人、物资局干部、运输队队长等人组成的一个庞大而严密的利益集团共同策划实施的。这个集团利用修坝工人普遍文化水平较低、信息相对闭塞的弱点,有组织、有计划地克扣工人们的粮饷。

他们通过虚报工程用料、偷工减料等手段,将原本应该发放给工人的粮食私自截留,然后通过黑市渠道将这些粮食变卖成现金。最后,这些非法所得的赃款则按照集团成员在组织中的职位高低进行分配。

“那些粮食,你们的良心难道就不会痛吗?”检察官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愤怒,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怒视着张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