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说服老人(第2页)

然而,面对这一切,他们从未想过放弃。因为在他们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们——要为那些含冤而逝的先辈们讨回一个公道。这个信念如同燃烧的火焰,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让他们在黑暗中也能找到方向。

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和执着,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样敲打着老人的心房。老人静静地听着,他能感受到这些年轻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也能理解他们对正义的渴望。

第三天,当烈士后代们再次出现在老人家门口时,老人默默地打开了门,让他们进了屋。这一次,老人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他不再像之前那样冷漠和疏离,而是显得有些沉重和无奈。他缓缓地坐在椅子上,看着眼前这些执着的年轻人,深深地叹了口气,终于缓缓地开口。

老人皱起眉头,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他想起当年在工地做饭时,有几次去领取食材,却惊讶地发现粮饷的数量明显比以前少了很多。原本足够大家吃饱的粮食,突然变得紧巴巴的,工人们总是饿着肚子干活。

老人觉得很奇怪,便去找负责发放粮饷的人询问原因。然而,他得到的却是各种敷衍的借口。一会儿说是运输途中出了问题,一会儿又说是上头的安排,让人摸不着头脑。

更让老人感到不安的是,他经常看到一些陌生的人在工地上出没,而且这些人总是和负责粮饷发放的官员在一起,鬼鬼祟祟的,似乎在谋划着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每当这些人出现后,负责发放粮饷的官员的态度就会变得异常强硬,对工人们的诉求更是充耳不闻,甚至还会恶语相向。

这些细节,在当时或许并没有引起老人太多的注意,但如今回想起来,却处处都充满了疑点。老人不禁感叹道:“当时我怎么就没有多留个心眼呢?”

就在老人沉浸在回忆中时,他突然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有一次,他在厨房后面的小巷里,无意间听到了那些陌生人和官员的对话。尽管声音有些模糊,仿佛被什么东西掩盖住了一般,但他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了“克扣”和“好处”这几个关键的词语。这几个字像一道闪电划破了他心头的迷雾,让他瞬间警觉起来。

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虽然他对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并不清楚,但仅凭这两个词,他就能感觉到其中一定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