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调查结果(第2页)

随后,调查人员将目光聚焦在施工过程上。他们深入走访参与大桥建设的施工团队,与施工人员、工程师进行交流。施工现场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忙碌,只剩下一片狼藉。调查人员找到一位头发花白的施工老师傅,他在这里工作了大半辈子,对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熟悉。“师傅,您能跟我们讲讲施工时的情况吗?有没有遇到什么特别的事情?”王警官礼貌地问道。老师傅回忆着施工时的情景,缓缓说道:“施工的时候,倒是遇到了一些小困难和调整,不过都不是啥大问题,我们也都是按照正常流程处理的,没出过啥重大失误啊。”调查人员又询问了其他施工人员和工程师,得到的回答大多相似。

调查人员并未就此放弃,他们开始查阅施工记录。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堆满了施工记录文件,纸张已经泛黄,散发着一股陈旧的气息。调查人员逐页翻阅,仔细查看各项施工环节的时间节点、施工工艺、材料使用等信息。起初,这些记录看起来似乎完整无缺,但随着查看的深入,一些问题逐渐浮出水面。部分关键施工环节的记录存在模糊不清的地方,比如一些重要工序的验收签字存在代签的嫌疑。“你看,这个签字的笔迹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样,而且这个验收时间和实际施工进度也不太相符。”李博士指着一份记录说道。这一发现无疑为调查增添了新的疑点,让他们对施工过程的合规性产生了怀疑。

在对施工过程的调查陷入僵局时,调查人员决定对大桥使用的建筑材料展开全面排查。他们怀疑是钢材质量问题导致大桥无法承受重量,毕竟钢材作为大桥的关键支撑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大桥的安全性。调查人员来到建筑公司,要求查看钢材的质量检测报告。建筑公司的办公室里,气氛紧张压抑。公司负责人一脸严肃地拿出一份报告,说道:“我们的钢材都是符合标准的,这是完整的质量检测报告。”调查人员接过报告,仔细查看,报告显示,所有用于大桥建设的钢材都经过了严格的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然而,经验丰富的调查人员并没有轻信这份报告,他们深知,有些不良企业为了谋取私利,可能会在检测报告上做手脚。于是,他们决定对大桥上剩余的钢材进行抽样检测,希望能通过实际检测结果,揭开钢材质量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