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专家探讨

调查组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桥梁工程、材料科学等多领域专家,这些专家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带着专业的检测设备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齐聚在大桥坍塌后的现场,准备对这座曾经承载着无数车辆和行人的大桥残骸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检查。

大桥坍塌后的现场一片混乱,原本坚固的桥梁如今已变得面目全非,扭曲的钢筋、破碎的水泥块散落得到处都是,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尘土味和江水的腥味。然而,这些专家们并没有被眼前的景象所吓倒,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废墟中艰难地穿梭着,完全不顾及脚下的杂乱和可能存在的危险。

他们的目光如鹰般锐利,紧紧锁定在每一个可能与大桥坍塌原因有关的细节上。他们的眼神中透着专注与坚定,仿佛要从这一片废墟中,把大桥坍塌的真相硬生生地“挖”出来。

在这群专家中,有一位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桥梁结构专家张教授格外引人注目。他一到现场,便毫不犹豫地带领着他的助手们投入到对大桥结构的详细分析工作中。他们手持着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小心翼翼地对桥梁整体框架、桥墩、桥塔等关键部位的残骸进行着精确测量。每一次测量,张教授都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怠慢。他的目光紧盯着测量仪器的显示屏,手指熟练地操作着各种按钮,将每一个数据都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

在测量过程中,张教授的眉头时而紧皱,时而微微舒展,仿佛他的脑海中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思维风暴。他似乎在不断地比对和思考着什么,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都透露出他对这座桥梁的深入研究和专业素养。

“奇怪,这部分结构的实际尺寸和设计要求有偏差啊。”张教授突然喃喃自语道,声音虽然不大,但在寂静的现场却显得格外清晰。他的助手们听到这句话,立刻围拢过来,紧张地看着他,谁也不敢轻易出声。

张教授并没有在意周围人的反应,他继续专注地测量着其他部位,同时在心中默默比对数据。经过一番仔细的测量和比对,他的脸色变得愈发凝重。

“果然,不仅仅是这一处,还有其他部分的结构也存在类似的偏差。”张教授缓缓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担忧。他深知,这些偏差单独来看时可能并不起眼,但在长期的受力过程中,它们就像隐藏在暗处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