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国子监报道(第2页)

 浓密的树冠在头顶交织成深邃的穹窿。 

 空气清凉而静谧,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松柏清芬、陈年书卷墨香以及岁月沉淀的独特气味——这是属于文脉圣地的呼吸。 

 何明风不由得想起前世去故宫、天坛、和国子监的那些记忆的碎片。 

 虽然两者样貌不同,但是时光交错,凭空让何明风生出几分恍惚之感。¢萝`拉¢小?税¨ *罪¨薪.彰*截?耕^歆?快+ 

 何明风脚步轻快,走到甬道的尽头。 

 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雄伟的三门琉璃牌坊。 

 中央门洞上方,“太学”二字遒劲有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无声地宣告着此地的至高地位。 

 牌坊之后,眼前的景色豁然开朗。 

 一片宏阔的广场呈现眼前。 

 广场的中央,辟雍殿的圆形重檐攒尖顶傲然耸立,殿前环绕的圆形水池。 

 即为泮池。 

 这泮池可比何明风在武县县学见到的大上许多了。 

 也建的宏伟不少。 

 水清澈见底,倒映着殿宇的巍峨身影。 

 在广场的左侧,就是国子监的核心教学与行政之所,彝伦堂了。 

 堂前悬挂的匾额庄严肃穆,堂内隐约传来博士讲学的清朗声音,或是监生们抑扬顿挫的诵读声。 

 右侧,则是鳞次栉比的六堂斋舍区域。 

 青砖灰瓦的建筑群,整齐划一,透露出严谨的秩序感。 

 无论从哪里看,都比他曾经待的县学强了不知道多少个层次。 

 这毕竟是帝国最高规格的学府了。 

 想到这里,何明风哪怕前世有不少见识,心情也难免激动起来。 

 他深呼吸一口气,转身先去了典籍厅。 

 一进门,何明风就闻到了厅内弥漫着纸张和墨汁的味道。 

 真是一股让人安心的味道。 

 一个身穿吏服的干瘦中年男人,正埋首案牍,旁边还堆着不少待处理的文书。 

 听到有人进来了,他头也不抬:“姓名、籍贯、功名、文书呈上。” 

 何明风依言呈上文书,清晰回答:“学生何明风,庆州府武县人氏,生员,岁贡入监。” 

 声音清朗,不卑不亢。 

 姓钱的师爷这下才抬起头,接过何明风递过来的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