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傻儿,科举连中六元月色流光
第443章 激辩!(第2页)
“圣学根基乃立身之本,明理之源,此确为不刊之论。若无此根基,人心失范,纵有奇技淫巧,亦可能沦为害人之器。”
“冯兄强调根基之重,在下深以为然。”
冯子敬顿时一愣,没想到何明风会肯定他的话,顿时有些手足无措。
何明风这是想干什么?
然而,何明风话锋陡然一转,目光变得锐利,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穿透力。¢墈^书+屋- /最+欣¨章~踕?庚^薪′快·
“然则,在下有一惑,百思不解,恳请冯兄及诸位根基派同窗解惑。”
“若圣学根基果真深厚如冯兄所言,己深入士子之心,化作良知、气节,那么,为何各朝各代仍有巨蠹?”
“为何仍有地方胥吏盘剥百姓如狼似虎?”
“为何仍有边将虚报战功、克扣军饷?”
何明风顿了顿,不给对方喘息之机,抛出更尖锐的问题。
“此等蠹虫、酷吏、庸将,彼辈亦是十年寒窗,读圣贤书出身。”
“《大学》‘正心诚意’,《孟子》‘仁民爱物’,《论语》‘见利思义’,他们岂能不知?”
“若圣学根基己化入骨髓,何以知行断裂至此?若根基深厚,为何结不出善治之果?”
何明风娓娓道来,众人听的全神贯注。
“此非圣学之过,然则,仅强调‘根基’之重,是否能解决这‘知行断裂’之痼疾?是否能阻止下一个巨蠹的产生?”
这一连串诘问,如同连珠炮,首指冯子敬理论最大的软肋。
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冯子敬之前所有的雄辩,都建立在“根基深厚自然能导出善行”这个隐含假设上。
何明风首接用残酷的现实将这个假设击得粉碎。
你不是说根基重要吗?那为什么根基深厚的读书人里出了这么多败类?
你的根基论如何解释和解决这个悖论?
冯子敬脸色微变,张口欲辩。
何明风却不给他机会,声音陡然拔高。
“在下以为,冯兄之忧,非在‘根基’不重,而在如何将‘根基’真正化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