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港城订单量大爆

“断电是怎么实现的?”

苏新城很满意,询问。\6¢妖.墈,书,罔\ ,更,新?醉,全.

“采用热电偶测温器中的原理,我在里面设计了一根保险丝,一旦温度过高,会自动熔断,强制断电。”

陈建业解释。

“那意味着热得快无法继续使用,接下来怎么办?”

苏新城追问。

“只需要更换一个发热保险丝配件,就可以继续使用,配件收费,这样会促进大家伙关注热得快干烧的问题。”

陈建业说道。

“不错,就应该收费更换配件,如果不收费,大家伙都不在乎,迟早会出安全问题。”

苏新城很高兴。

热得快保护熔断的机制,不仅仅技术领先,在对人性的把握上,也非常精准。

如果热得快干烧,没有不良影响,大家伙肯定不会太过在乎。

干烧就干烧呗。

这种心态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必出问题。

热得快干烧会损坏保险丝,保险丝需要花钱购买更换,这样一来,大家伙都不敢让热得快干烧。

发生干烧的概率大大降低,安全性自然大大提高。

接下来苏新城又了解了热得快其他的一些问题,对热得快项目团队众人提出表扬。

走的时候,他带走了一套热得快,准备给工程部领导汇报,而且进行现场展示。

不论嘴上说的多么天花乱坠,都不如把热得快放进水里,进行一次现场煮水来的震撼。′墈/书′君~ ?最`芯-彰¢踕~庚·薪,哙¨

“大家伙接下来好好休息,同时总结一下项目的经验,为下一个项目打好基础。”

“我还有好几个项目等着上线,大家伙养精蓄锐,接下来一两年,绝对有很多活干。”

陈建业朗声说道。

众人目露精光,纷纷表态,跟着陈建业好好干。

一定跟着陈建业把活干好,不掉链子。

接下来一段时间,苏新城带着两种不同的热得快,奔跑多个部门。

各个级别的领导都知道轧钢厂倒腾出新的玩意了,表示极为震惊。

一茬接一茬的领导,过来轧钢厂,参观热得快。

陈建业接待了很多领导。

得知热得快的研发者是陈建业,西九城先进人物,众多领导给予陈建业高度评价。

荣誉如同雪花一般,飞到陈建业身上。

甚至被工程部提名全国先进人物。

同时上级领导批准,轧钢厂开设两条热得快生产线,先小批量供应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进行民用摸底。

一款新的产品,不可能首接大规模投产,对民间进行供货,万一出现批量安全事故,谁也兜不住。

小范围的试点摸底,是最好的检验方法。

将近一个月的使用后,热得快拿到了零安全风险事故的优秀成绩。_h.u?a′n¨x`i!a¢n¢g/j`i!.+c~o^m+

轧钢厂两条热得快生产线运转也顺畅起来,产品质量稳定,开始扩大产能。

热得快出现在西九城供销社,朝着全国各个地区投放。

同时,华国对外贸易部的官员,将这款产品推向了港城。

六十年代,国内没有首接和国外做生意的渠道,不论对外销售还是采购,都要通过港城进行出售或者购买。

庞大内地市场的物资吞吐量,极大地刺激了港城的经济,造成港城六十年代黄金时代的开启。

港城那边,好几个大公司拿到了热得快的代理权,将其投入市场。

半个月时间,热得快便征服了港城群众,成为市场上极为畅销的商品。

订单如同雪花一般,通过港城代理商,飞向华国对外贸易部,再传到红星轧钢厂。

杨亮平都看傻了,召集高级干部一起开会。

陈建业作为热得快研发者,赫然在列。

“今天召集大家伙开会,有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热得快通过对外贸易部推向港城,收到港城群众的热烈欢迎,订单需求非常强劲,目前对外贸易部给我们厂下单了十万支热得快,铁铬铝热得快七万支,镍铬热得快三万支。”

“铁铬铝热得快一支二十块,镍铬热得快一支五十块,算上之前发往港城的热得快,我们厂能够为国家创造三百多万的外汇。”

“同志们,这是我们轧钢厂为国家作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啊。”

杨亮平语气很激动。

作为轧钢厂厂长,他比任何人都明白,三百多万的外汇代表什么。

而且这还是第一批订单。

接下来港城的代理商会根据销售情况,继续追加订单。

“真没想到,热得快居然这么畅销。”

“港城那边供电量充足,群众手里有钱,不像我们这边,买得起热得快的人不多。”

“是啊,就算买得起热得快,普通人也舍不得用电,热得快太适合港城了。”

“咱们这回干出成绩,大领导估计要来我们厂里调研了吧。”

“先解决眼前的困难吧,十万热得快订单,我们得多久才能干出来。”

轧钢厂高级干部议论纷纷,都是一脸高兴。

不论怎么说,这回轧钢厂立下大功了。

大家伙都有功劳。

“建业,这回你做的很好,我跟苏总工商量了一下,把你的功劳提报到工程部,参与全国西九城先进人物竞选。”

“同时给你升一级,调动到正科岗位。”

“再给你特别嘉奖一百块钱,还有其他的奖励,后续以文件的方式统一汇总发给你。”

杨亮平先大赏功臣。

“谢谢杨厂长,谢谢苏工,我只是尽了自己一份力,主要还是技术办公室工程师得力。”

陈建业谦虚道。

“你不用客气,该是你的功劳,就该是你的。”

杨亮平挥了挥手,目光扫过全场众人:“现在我们商量一下,怎么干出十万订单。”

“十万订单,以我们现在的生产力,哪怕三倒班加班加点干,起码得一个月。”

“而且还需要保持足够的设备运转时间,万一设备出现故障,会耽误生产。”

负责生产的李怀德举手发表分管的业务情况。

“一个月肯定不行,太长了。”

“我们要加快生产进度,大家伙想想,有什么办法,或者困难?”

杨亮平皱眉。

“杨厂长,对外贸易部希望我们多久交货?”

李怀德问道。

“最好在半个月内,分批发货,每次两万件。”

杨亮平说道。

“我建议再开两条生产线,将现有的两条线上的工人,分一半到新的生产线上,快速让生产线运转流畅。”

“生产热得快的生产线并不复杂,我提议由技术办公室带队,抽调三个车间的老工人,对现有生产线进行快速改造,争取在一周时间内完成新的生产线铺设。”

“如果那样的话,有机会将十万订单的工期压缩到二十天内。”

李怀德在心里盘算一番,给出结论。

陈建业暗暗点头。

李怀德这厮在原剧中,评价不太好,个人品德不堪。

但陈建业跟他接触一段时间,发现这人工作能力很强,做事稳妥,难怪能干到主管生产的副厂长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