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不必再推辞(第3页)

 原来,袁绍旧部果然袭扰曹操后方,曹操不得不调回夏侯惇,前去平定叛乱。小沛之围解除,刘备松了一口气,却也意识到曹操的威胁越来越大。 

 “先生,如今曹操势力越发强大,我们该如何应对?” 刘备忧心忡忡地问道。 

 苏羽沉思片刻,说道:“主公,如今我们唯有与袁绍旧部联合,共同对抗曹操。属下愿前往河北,联络袁绍之子袁谭、袁尚。” 

 刘备点头道:“如此便有劳先生了。” 

 苏羽辞别刘备,前往河北。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说服袁谭、袁尚与刘备联合。建安五年,刘备、袁谭、袁尚三路大军兵分三路,进攻曹操。 

 曹操闻讯,亲自率军迎敌。双方在官渡展开决战,史称官渡之战。这场战役打得异常激烈,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 

 在战役中,刘备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多次击败曹操的军队。关羽更是在白马坡斩杀了曹操麾下名将颜良,威震天下。张飞也屡立战功,成为曹操军中闻风丧胆的猛将。 

 然而,就在战事胶着之际,袁谭、袁尚兄弟却因为争夺兵权发生内讧,导致军心涣散。曹操趁机率军猛攻,袁军大败。刘备见势不妙,只得率军退回徐州。 

 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了北方,实力更加强大。他再次将目光投向徐州,派大军进攻。刘备虽然奋力抵抗,但实力悬殊,最终还是失守徐州,只得率领残部投奔袁绍。 

 来到河北,刘备受到袁绍的热情款待。但他深知袁绍优柔寡断,并非能成大事之人,心中渐渐萌生

了离开的念头。 

 “先生,如今袁绍并非可靠之人,我们该何去何从?” 刘备向苏羽问道。 

 苏羽叹道:“主公,如今天下诸侯,唯有荆州刘表实力较强,且与曹操素有嫌隙。我们不如前往荆州,依附刘表,再图发展。” 

 刘备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 

 夜色如墨,浸染着河北大地。刘备与苏羽在帐中低语,烛火摇曳,映着两人凝重的面庞。他们都清楚,离开袁绍并非易事,这位坐拥西州之地的诸侯,虽无雄主之决断,却也绝非任人随意来去之辈。 

 “此事需得周全谋划,” 刘备轻抚长须,眉头微蹙,“袁绍待我不薄,若是贸然离去,恐落下不义之名。” 苏羽颔首:“主公所言极是。我们需寻一个恰当的由头,既能脱身,又不致与袁绍撕破脸皮。” 

 正思忖间,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关羽掀帘而入,丹凤眼微眯,沉声道:“大哥,袁绍帐下谋士审配正在帐外求见,神色不善。” 刘备心中一凛,与苏羽交换了一个眼神,暗忖莫非事机败露? 

 他定了定神,道:“请他进来。” 审配身着青色锦袍,手持玉圭,缓步走入帐中,目光如炬,扫视着帐内三人。他先是对着刘备拱手一礼,语气却带着几分质询:“玄德公,听闻近日你与苏先生频繁密谈,不知可有要事?” 

 刘备起身还礼,从容笑道:“正南先生多虑了。我与苏先生不过是商议些军务,毕竟如今曹操势大,我等当同心协力才是。” 审配冷笑一声:“玄德公所言甚是。只是我听闻,玄德公似有离去之意?要知道,袁公待你可不薄啊。” 

 苏羽上前一步,朗声道:“正南先生此言差矣。我家主公对袁公向来敬重,怎会有离去之意?不过是近日听闻荆州刘表处有战事,主公心系天下安危,正与我商议是否该向袁公进言,出兵相助罢了。” 

 审配闻言,眼中疑虑稍减。他知道刘表与曹操素有嫌隙,若袁绍出兵相助,倒是合情合理。但他仍未完全放下戒心,道:“原来如此。若是玄德公有此心意,大可首接向袁公进言,何必私下商议?” 

 刘备笑道:“只因此事尚未定论,恐唐突了袁公,故而先与苏先生商议一番。既然正南先生来了,不妨一同前往袁公帐中,共商此事?” 审配见刘备神色坦然,便不再多言,点头道:“好,便一同前往。” 

 来到袁绍帐中,刘备将出兵相助刘表之事细细道来。袁绍闻言,犹豫不决。他一方面想借此机会削弱曹操的势力,另一方面又担心出兵后会引发更大的战乱。帐下谋士们也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就在此时,苏羽上前一步,道:“袁公,如今曹操势大,若刘表被灭,曹操便可集中精力对付我等。不如让我家主公前往荆州,与刘表商议联手之事。一来可显示我军诚意,二来也可探探刘表的虚实。” 

 袁绍沉吟片刻,觉得此计可行。他素来优柔寡断,见有台阶可下,便点头道:“好,便依玄德公之意。玄德公可率领一支人马,前往荆州。若是事成,我必有重赏。” 

 刘备心中暗喜,连忙谢恩。他知道,这是离开袁绍的绝佳机会。回到自己帐中,刘备立刻召集关羽、张飞等人,商议启程之事。 

 “大哥,我们何时动身?” 张飞性子最急,忍不住问道。刘备道:“事不宜迟,明日一早就出发。你们速速收拾行装,备好粮草,切记不可声张。” 众人领命而去。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刘备便率领着自己的人马,悄悄离开了袁绍的营地。他们一路向南,晓行夜宿,不敢有丝毫懈怠。然而,他们的行踪还是被袁绍帐下的一些人察觉了。 

 这日,他们行至一处山谷,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关羽勒住马缰,回头望去,只见一队人马正疾驰而来,为首之人正是袁绍帐下大将文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