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血污混着雨水(第2页)

 “亮,” 刘备的声音平静了许多,“我们回成都。” 

 诸葛亮望着远方的秦岭山脉,那里云雾缭绕,仿佛藏着无数秘密:“主公想通了?” 

 刘备抬头望向天空,阳光穿过云层,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二弟的仇要报,但大汉的江山,更不能丢。” 

 回成都的队伍在褒斜道里走了整整半月。 

 魏延的铁甲军在前开路,马蹄踏碎了山道上的薄冰,叮咚声在山谷里反复回荡。刘备掀开车帘时,正看见赵云勒马立在崖边,白袍被山风掀起一角,像极了当年长坂坡前那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子龙在看什么?” 刘备的声音带着旅途的沙哑。 

 赵云回身拱手,银枪在鞍前泛着冷光:“秦岭积雪化了些,怕前路有塌方。” 他顿了顿又道,“昨夜收到斥候回报,曹操己退回长安,留夏侯渊守陈仓。” 

 刘备望着崖下蜿蜒如带的栈道,木栏上还留着去年激战的箭痕。他忽然想起建安十三年,也是这样的春日,他在长坂坡弃了妻儿,是赵云抱着阿斗从百万曹军中杀开血路。?齐′盛`暁_税_旺′ /冕-废?岳~黩/那时他摔阿斗的举动,究竟是真心还是做给将士看的?如今连自己也记不清了。 

 “孔明呢?” 

 “军师在后面核对粮草账簿。” 赵云低声道,“主公,您近来睡得太少了。” 

 车帘被风卷得噼啪作响,刘备摸出怀中那枚玉佩。玉石被体温焐得温润,“兄弟” 二字的刻痕里还嵌着些血丝 —— 那是在阳平关城头,他攥得太用力,指腹被划破渗进去的。 

 “子龙,” 他忽然开口,“你说二哥在天上,会怪我吗?” 

 赵云沉默片刻,拨转马头与他并行:“云记得建安五年,主公在徐州被曹操击溃,关将军降汉不降曹,斩颜良诛文丑后千里寻主。那时他若想留在曹营,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山风卷着雪粒扑在脸上,刘备忽然想起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护着的不仅是两位嫂嫂,还有一整车的《春秋》竹简。他这位二弟,从来都是把忠义看得比性命还重。 

 “传令下去,” 刘备将玉佩重新揣好,“加快行程,早日抵达成都。” 

 车队行至剑阁时,遇到了前来接应的马超。这位曾让曹操闻风丧胆的锦马超,如今鬓角己添了些霜白,见到刘备翻身下马,甲胄上的冰碴簌簌落在地上。 

 “主公,成都一切安好。” 马超声音洪亮如旧,“只是南中各郡听闻关将军遇害,有些部族蠢蠢欲动。” 

 刘备点头,目光扫过马超身后的亲兵 —— 他们都穿着蜀地特有的藤甲,显然是刚从南中调回来的。“孟起辛苦,南中之事,待我回成都再做计较。” 

 当晚在驿站歇脚时,诸葛亮拿着账簿进来。油灯下,他的眉头拧成个川字,羽扇搁在桌案上,露出手腕上几道浅浅的疤痕 —— 那是当年在博望坡火烧曹军时被火星灼伤的。 

 “主公,粮草只够支撑三个月。” 诸葛亮摊开地图,手指点在江州的位置,“若要东征孙权,需得从南中调运粮草,但那里的部族……” 

 “先安内,再攘外。” 刘备打断他,“我知道你的意思。”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又取出另一卷文书:“这是李严从永安送来的急报,孙权遣使求和,愿将其妹送回,并归还荆州三郡。” 

 刘备拿起文书,上面的字迹工整秀丽,显然出自孙权麾下著名的文士张昭之手。他冷笑一声,将文书揉成一团扔进火盆。火苗舔舐着绢帛,很快化为灰烬。 

 “孙权杀我二弟,夺我荆州,岂是送回一个女人、归还三郡就能了结的?” 刘备声音发颤,“但孔明你说得对,现在还不是时候。” 

 诸葛亮看着火盆里的灰烬,忽然想起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那时孙刘联军火烧赤壁,他与周瑜在帐中饮酒,周瑜说 “既生瑜何生亮”,他笑答 “天下未定,何分瑜亮”。如今物是人非,周瑜早己作古,荆州却成了孙刘反目的导火索。 

 “主公打算如何处置南中?” 

 “明日召马超、赵云议事。” 刘备起身走到窗前,望着驿站外的剑阁雄关,“当年我与曹操煮酒论英雄,他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如今他退守北方,我若连南中都安定不了,何谈兴复汉室?” 

 三日后,成都的百姓夹道欢迎大军归来。街道两旁的酒肆茶馆里,说书先生正唾沫横飞地讲着阳平关大捷,听客们拍着桌子叫好,没人注意到刘备车驾里那抹凝重的神色。 

 回到丞相府的当晚,刘备屏退左右,独自在书房待到深夜。墙上挂着的《蜀地舆图》上,荆州的位置被红笔圈了又圈。他想起建安十六年入蜀时,庞统在落凤坡中箭身亡,那时他抱着庞统的尸体,发誓要为他报仇。如今庞统的仇报了,二哥的仇却还悬着。 

 窗外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三更天了。刘备取下墙上的双股剑,这对宝剑还是他年轻时在涿郡打造的,剑鞘上的龙纹己被摩挲得发亮。他拔剑出鞘,寒光映得满室生辉,剑刃上还留着当年讨伐黄巾时的缺口。 

 “二哥,再等等。” 他对着空无一人的书房低语,“待我安定了蜀地,定亲率大军,踏平江东。” 

 次日早朝,刘备宣布了三项决定:其一,擢升魏延为镇北将军,镇守汉中;其二,命马超率部返回南中,平定部族叛乱;其三,由诸葛亮主持修建都江堰新渠,以解成都平原灌溉之困。 

 百官散去后,诸葛亮留下了赵云。 

 “子龙,主公近日心绪不宁,你多留意些。” 诸葛亮递给他一叠卷宗,“这是陈到从白毦兵中挑选的护卫,你亲自训练。” 

 赵云接过卷宗,看到最上面写着 “解烦营” 三个字。他明白诸葛亮的意思,这支精锐是为防备主公冲动行事而设。“军师放心,云省得。” 

 接下来的半年里,成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都江堰新渠建成那天,刘备亲自前往剪彩,看着清澈的岷江水顺着新渠流入稻田,农人欢呼雀跃的样子,让他暂时忘却了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