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先生星星语话

第34章 出海口(上)

“先生为何发笑?”龙督军按捺不住,率先开口。

 苏俊嘴角的笑意未散,语气却添了几分果决:

 “督军,咱们云南的发展被卡了多少年?就卡在一个出海口!进出口点东西,都要看法国佬和安南人的脸色。现在倒好,一座完完全全由我们自己说了算的海港,送到了跟前。这便宜,能不白占吗?”

 三人闻言,

 眼中皆是精光一闪,显然已察觉到其中不凡。

 龙督军端着茶碗的手顿了顿,放下杯子,目光灼灼地看向苏俊:“苏先生,这话可有深意,里面的门道,还请明示。”

 “呃……怎么说呢?桂系这一战,我断定必败。但说实话,他们的失败并非兵革不利,实败在‘钱’上——是那些常凯申背后的浙系财阀,让他们失去了赢的希望。”苏俊沉吟片刻说道。

 卢军长先是朗声背诵: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随即话锋一转,笑着叹道:“苏先生这番分析,正合‘庙算’之道”,某自愧不如、甘拜下风。但眼下最关键的,这出海口要怎么拿下来?”

 苏俊笑了笑,不急不缓地说道:“一个字——‘利’。”

 “苏先生,这‘利’字,莫非有什么深意?”卢军长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连声追问道。

 “你琢磨琢磨,”

 苏俊沉声道,“战后桂系失势,两湖之地——湖北、湖南,定然会落入南京政府手中。”

 “这时候咱们站出来,要求将海防港划为云南的出海通道,情理上完全说得通。而这一举动,恰好能在滇桂之间埋下嫌隙的种子。常凯申最擅长分而治之,这种能离间地方势力的事,他肯定乐见其成,此其一也。”

 三人听罢,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其二,”

 苏俊接着说道,

 “我们的核心诉求其实只是一条物资过境通道。地盘和人口,我们完全可以不要。不仅如此,我们还会给桂系提供一笔资金支持——虽说数额比不上海防港那边,但我想他们应当会欢迎我们的提议。这样一来,我们进口石油、橡胶、武器等物资就会容易得多,还能省去不少关税和通行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