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转瞬即逝(第2页)
“静一静”三个字,赵景川说得意味深长。
许阳沉默片刻一脸郑重的表情看向赵景川轻轻点了点头,随后出声说道:“赵局,我们明白。请组织放心,无论在哪里,我们都是警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心里有杆秤。”
“好,有你们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赵景川脸上露出一丝欣慰,“回去准备一下吧。分局这边,有我在。”
离开局长办公室,周正忍不住低声道:“阳哥,这‘静一静’,味道不太对啊。是不是有人觉得咱们太能惹事了?”
许阳看着窗外分局院子里熟悉的训练场,缓缓道:“树欲静而风不止。有时候,不是你想惹事,是事找到你头上。走吧,正好趁这三个月,把脑子里的弦松一松,也好好想想接下来的路。支队的兄弟们,也需要时间从这次的事情里缓一缓。”
第二天,许阳和周正准时到市委党校报到。这个培训班果然如赵景川所说,学员是来自全省各市各区县的年轻骨干,这里面不光是有警察还有其他政府部门的青年才俊。
气氛看似平和,却又隐隐透着一种无形的竞争和打量。他们两人的到来,无疑引起了不小的关注,毕竟“扳倒副市长”的事迹早已在圈内传开,大家看他们的眼神都带着好奇和探究。
学习生活按部就班,理论课程、小组讨论、实地调研……节奏紧张而充实。许阳和周正暂时从血腥的案件和巨大的压力中抽离出来,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他们努力融入,认真听课,参与讨论,但刑警的本能让他们依然时刻关注着外面的消息。
期间,他们从赵景川和方恪那里断断续续得知一些情况:乔健民案件进展顺利,但牵扯出的层面似乎比想象更深;杨万里等涉案人员陆续交代了更多问题;“鼎清科技”的洗钱网络被初步摸清,但境外资金追缴难度极大;袭击警察的匪徒背景复杂,似乎还与另一些未结的旧案有关……
每一个消息都让他们心头一紧,恨不能立刻回到岗位上去。但他们也知道,现在的“静观其变”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小主,
培训班进行到一半时,一次省领导前来座谈。来的是一位分管政法的省委副书记。座谈结束后,这位副书记特意留下了许阳和周正。
领导的谈话很艺术,先是高度肯定了他们在乔健民案件中的突出表现和敢于碰硬的精神,称赞他们是“蓉城公安的尖刀”,然后话锋一转,开始强调“大局观”、“稳定性”、“干部成长的规律”,勉励他们珍惜学习机会,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将来“在更重要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话虽说得漂亮,但许阳和周正都听出了弦外之音:肯定过去,更要展望未来;肯定能力,更要强调“服从大局”。他们的“尖刀”属性被认可,但似乎也被暗示需要“入鞘”一段时间,需要被“打磨”得更符合某种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