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只身前往(第2页)
“叶帆,重点核查这份死亡调查报告里的技术环节,坠河地点、时间、水流、尸体痕迹,看看有没有违背常理的地方。方恪,你带几个人,试着从公开渠道和信息库查一下这个鑫旺公司和王鑫的背景,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引起对方警觉。.如!雯′惘` !耕!鑫-醉·全!”许阳指令清晰。
叶帆拿起报告,专业本能立刻被激发出来,只见他指了指手中的检测报告出声说道,“许支,光是看这几张现场照片和描述就有问题。这个坠河点护栏高度、水流速度,结合死者体重,‘意外’滑落的概率很低。而且尸检报告对肺部积水和指甲残留物的描述太模糊了。”
方恪也点头:“明白,许支,我会把握好分寸。”
接下来的几天,刑侦支队表面平静,内部却围绕这份邻市的申诉材料高速运转起来。叶帆带领技术团队,利用专业软件模拟了坠河现场,并结合法医学知识,逐条批驳了原报告的漏洞,形成了厚厚一沓技术分析意见。方恪则通过工商登记、招投标信息等公开渠道,勾勒出鑫旺公司近几年异军突起、大量承接政府项目的轨迹,而其法人王鑫的发家史,也透着几分可疑。
所有这些工作,都在严格限定于“分析现有材料”和“查询公开信息”的范围内,没有越雷池一步。
周正负责起草的情况说明更是字斟句酌,通篇用事实说话,只罗列疑点,不下结论,但每个疑点都像一把小锤,敲击着原有结论的脆弱之处。
报告最终由赵景川签发,以加密渠道首报省厅。
等待回复的日子有些煎熬。许阳和周正依旧处理着日常案件,但心思难免会飘向省城方向。他们知道,这份报告就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能扩散多远,取决于省厅的决心和对手的能量。
一周后,省厅的电话首接打到了赵景川办公室。来电的是省厅刑警总队一位副总队长,语气严肃。
“景川同志,你们报送的材料总队和督察总队都高度重视,己经组织了专家复核,认为反映的疑点确实存在,且性质可能比较严重。经报请厅领导批准,决定由省厅督察总队牵头,成立联合督导组,赴邻市对该案进行复查。考虑到案件可能存在的复杂背景,督导组需要一些‘底火’,厅里希望你们分局能派一至两名熟悉情况、原则性强的同志,作为督导组成员参与进去,主要负责前期情况沟通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