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消失的材料

姜昆案的重新核查,在许阳的持续关注下,缓慢而艰难地推进着。李伟领导的核查组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地阳奉阴违,但效率低下,遇到关键节点总是以“对方不配合”、“线索中断”等理由拖延。

 许阳并不急躁,他深知打破固有的利益藩篱非一日之功。

 他一边盯着这个案子,一边将目光投向了督察总队的另一个重要职能——内部违纪案件调查。这里存放着大量涉及全省各地公安民警违纪违法的案卷,其中不乏一些悬而未决或处理存疑的“存量”问题。

 许阳直接利用自己的优势私下查阅了近三年来所有涉及执法过错、徇私舞弊、重大违纪的未结案或申诉案卷。这个要求,让负责档案管理的内勤面露难色。

 “许副总,这些卷宗数量庞大,而且……有些可能涉及保密级别较高的情况,您看是不是……”内勤小心翼翼地问道。

 “按制度,我有权调阅分管范围内的所有案卷。”许阳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如果有需要特殊审批的,列出清单,我来签字。”

 内勤不敢再多言,只能照办。

 接下来的几天,许阳几乎泡在了档案室里。堆积如山的卷宗,散发着纸张和灰尘混合的气味。他像一头沉默的猎豹,在故纸堆中搜寻着可疑的痕迹。

 多年的刑侦经验告诉他,很多问题的根源,往往就隐藏在这些被时间尘封的细节之中。有些人以为事情过去了,卷宗归档了,就安全了,却不知在真正的行家眼里,这些静止的档案,有时比活人的嘴巴更容易露出破绽。

 他的专注和投入,再次引起了某些人的不安。

 总队长郑国涛闲逛来到了档案室,只见他看似不经意地提醒了许阳一句。

 “许阳同志,工作要抓重点,注意劳逸结合啊。有些历史遗留问题,情况复杂,牵扯面广,处理起来要格外慎重,不必急于一时。”

 许阳内心对此极为不屑,但仍表面挂着笑脸点头称是,但转身依旧埋首于档案之中。

 在许阳看来,既然大家都喜欢“装”,那他也同样揣着明白装糊涂。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翻阅一批关于执法记录仪管理使用问题的问责卷宗时,许阳发现了一个被刻意忽略的细节。数起发生在不同地市、不同时间的群众投诉,都指向民警执法记录仪内容“意外丢失”或“损坏无法读取”,导致无法还原执法现场真实情况,最终涉事民警多以“证据不足”被轻轻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