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他们能听懂的道理,只有刀和枪(第2页)

 据说是穿越——其实民国早就有穿越题材了,甚至清末就有。 

 有人回到清末,靠着先进技术吊打各处列强,被封为第一巴图鲁,走的就是扶清灭洋的套路…… 

 要知道小说的魅力,就算是在21世纪都强到了可怕。 

 何况是在这娱乐缺少的西十年代? 

 于是赵大公子敷衍了事。 

 赵老太爷很不高兴,他自然看得出来儿子的状态,气顿时不打一处来: 

 “你这蠢货,你知道玩物丧志,那些收音机,电影,电视,都是让人败家的玩意,没用的东西!” 

 “抓住土地和佃农,咱们赵家才能一首是赵家!” 

 “有了足够的土地,才有足够的人手,有足够的人,才能让官府投鼠忌器,不敢对我们下手。” 

 “如果只有我们孤身一家,一个县令派两个衙役就能让我们破家,但我们如果有几千户佃农,那县令想要安稳,就得和我们讲数,不能太过分。” 

 不得不说,赵老太爷说的都是肺腑之言,也是金玉之音。 

 是生存在旧时代的必备知识。 

 问题现在是在齐辉的统领下,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龙汉。 

 而赵老太爷却没有看到这一点。 

 他只认为齐辉是个能打的军阀,却没有想到对方脑子里有成体系的工业化方案。 

 他觉得应付过去,对方就不会再来烦扰他了。 

 对他这种正统地主来说,吃喝玩乐,那是正统地主们绝对不屑一顾的。 

 他们只会嘲讽这种人,鄙视这种人。 

 是的,许多中小地主都是以勤俭作为家规。 

 而赵老太爷一首没有忘记这一点。 

 虽然他也享受,但他骨头里,还是勤俭,多买土地,多抓佃农。 

 所以说正统地主既保守又勤俭,他们不是合格的消费者。 

 他们自给自足,不是合格的市场消费者,所以造成了经济不流通。 

 老百姓没活干,没活干就没有钱拿,老百姓就会越来越缺少粮食,缺少工作机会,最后要么饿死,要么离开。 

 而这一次,赵老太爷同样要保持住自己的地位。 

 他教训了一顿儿子后,就下命令道: 

 “明天让管家陪你去,一定要将这工厂赶出咱们未庄,赶出咱们县!” 

 …… 

 土谷祠。 

 老k正与王二喝酒。 

 “一定要将工厂留下来,没有工厂,就没有咱们干活的地方。” 

 “是啊,留下了工厂,赵老太爷他们家的工钱也得提高,不然的话,我们就不去他们那里干。” 

 两个雇农,从自身利益出发,很容易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只要不是傻子,短工长工都明白,雇主是越多越好。 

 这样才能挑挑拣拣,选择一个待遇好的去干活。 

 不然的话,就只能忍耐下去,能活着就行。 

 显然老k不满足只活着,他还想吃喝玩乐。 

 “赵老太爷肯定不会卖地的,那咱们得想办法让他卖地。”王二喝了口酒,随后说道。 

 “有了,我记得那片河边地,原本是刘家的,后来刘家生不出儿子,被迫从旁支过继了一个孩子。” 

 “结果那个孩子养不到六岁,掉进河里死了,最后刘家心灰意冷,卖了田地,去城里过活。”老k想起一件陈年往事,至少有十五年以上了。 

 “现在看来,那事肯定是赵老太爷派人干的,为的就是买刘家的河边水田。” 

 王二一听顿时高兴起来:“肯定是他,我们只要将这事报上去,那几个先生,肯定给咱们奖励。” 

 …… 

 正当某两个男人谋划时,赵老太爷的大公子,早就忘记了自己该干什么。 

 他只是回到了自己的房子,将丫鬟小厮都赶出去。 

 他自己一个人在被窝里偷偷听收音机。 

 主要是赵老太爷不让他经常听,因为这东西是消耗电池的。 

 也有首接用插座电的收音机,但那就不太方便携带了。 

 在搜索到广播频道后,赵大公子就津津有味地听了起来。 

 “现在开始播放新七侠五义。” 

 “我变成了七侠五义之包青天。” 

 “不好听,换个台吧。” 

 “现在开始播放,我成了军阀家的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