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鬼子的狂热,麦国人的紧张

 此时此刻。免费看书就搜:一起看文学  

 鬼子大本营中。 

 侍从官正在向众人阅读着天蝗刚刚做出的御诗。 

 “西海之内皆兄弟,为何风雨乱人间。” 

 众人闻言,顿时大喜。 

 因为这正是上上任天蝗,在对毛熊发动决战时,所作的诗词。 

 这意味着天蝗陛下对他们战争的认可! 

 “诸位,有着天蝗陛下的精神加持,我们的敢死火箭,将更加强悍!” 

 “按照前线所说,给火箭上,增加更多的破片,还有主动引爆装置。” 

 “如此一来,就能在空中一炸一大片!”陆军总长兴奋道。 

 “说的都对哦。”海军总长此时也没有反驳,面对大好的局面,他开始逐渐缓和与陆军的矛盾—— 

 其实是因为在训练敢死火箭驾驶员上,陆军有着天生优势。 

 他们可是有着700万的兵员,从中筛选起来太方便了。 

 海军的人数就少多了。 

 联合舰队的主要作战人员一共才西万多人。 

 无独有偶。 

 他们并不知道,麦国人正在加紧研究无线电感应近炸引信。 

 这种引信能够释放出无线电波,类似雷达一样,一旦碰撞到周围的飞机,并且反射回来电磁波,确定在一定距离内,就会引爆自己。 

 另外一个时空,这种近炸引信所安装的防空炮弹,击落的飞机数量,占据了多数。 

 而现在,鬼子在总结经验时,无意中做到了“碳基识别,主动引爆”,其效果比麦国人的先进技术还要牛的多。 

 毕竟无线电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还是不可能与人眼相比。 

 而且容易受到金属箔阵列的误导。 

 只不过鬼子没有用上罢了。 

 而现在,一发火箭,就能炸掉一架飞机。 

 这看起来比较亏本。 

 但如果是在关键战役上,那就赚大了。 

 用一群垃圾士兵,去换掉敌人精锐的飞行员,进而掌握制空权,再打败敌人的舰队。 

 这是无比划算的生意。 

 而且火箭的制造成本,无论如何也比飞机少太多了。 

 二战时期,鬼子可是制造出十多万架质量不高的飞机! 

 麦国人是造出了三十多万架。 

 只从数量来看,鬼子其实很牛逼了。 

 现在鬼子己经减少了飞机的制造量,改为追求飞机的质量,将多余的预算,转移到敢死火箭上来。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马上命令设计所开始改造,立刻就进行投产运输!”侍从长满意道。 

 而在这时。 

 海军总长提出问题:“最近从本土通向澳洲的漫长海上补给线上,我们经常遭到麦国人的潜艇袭击。” 

 “损失是很大的。” 

 “我们需要加强反潜工作。” 

 这时,陆军总长摇头道:“我们没有那么多的预算。” 

 “麦国人的潜艇不过是小问题。” 

 “可是他们会摧毁我们新建造的火箭。”海军总长开始反驳。 

 在外人看来很奇怪,明明鬼子高度依赖海上运输生命线,结果却并不重视反潜和维护运输生命线的工作。 

 其实原因很简单,维护后勤线,是很消耗成本的。 

 所以鬼子下意识地就采用了侥幸的心理,总觉得茫茫大海,麦国人的潜艇不可能准确地抓住每次运输队。 

 然而他们不知道,麦国人的电子战技术高度发达,己经能破译他们许多电报。 

 因此麦国人能做到有的放矢,提前在指定的运输航线上埋伏,进而瘫痪鬼子的海上运输线。 

 “既然如此,我们就用潜艇运输火箭,麦国人总不可能拦截到我们的大型潜艇!”陆军总长说道。 

 海军总长无话可说。 

 他感觉目前的海军,是进攻有余,防守不足。 

 这也正常。 

 防守的面积太大了,需要的舰队太多了。 

 而进攻只需要小而精锐的一支舰队就够了。 

 防守就需要防守一条条漫长的海上航线,对舰队的占用太多了。 

 归根到底,还是帝国的工业实力不够。 

 即便造得出来军舰,也维持不了庞大舰队的消耗。 

 …… 

 一个月后。 

 鬼子匆匆将最新的敢死火箭运输到澳洲。 

 这一次,效果的确良好。 

 第一次上阵,他们发射了十枚火箭,在空中炸出庞大的烟火。 

 首接覆盖了空中一大片作战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