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清知会的迅速扩大,进攻动能的消耗殆尽(第3页)

 …… 

 就这样。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齐辉一手建立的清知会,在鬼子内部的规模,正在以指数速度扩大。 

 说实话,清醒的鬼子比例不高,但乘以基数就很大了。 

 毕竟鬼子很早就普及了中小学教育。 

 这一点从鬼子士兵的文化上就能看出来。 

 龙汉士兵大部分是文盲,而任何一个鬼子,几乎都能看懂地图。 

 而对于有文化的人,用真正的道理与相应的权立和物资,来说服,是相对容易的。 

 总比说服那些愚昧的人,轻松的多。 

 宁可与明白人打一架,不与糊涂蛋说一晚。 

 就这样,清知人的规模越来越大。 

 仅仅三个月。 

 就从核心的200战魂勇士,扩大到4000人。 

 这4000人中,最高官阶甚至都达到了海军中将,担任着江田道海军兵学校的校长井上西郎。 

 他也是个明白人,当清知会的触角触碰到他时,他就主动接触并且加入了。 

 因为他明白清知会的主张,是在保证帝国尊严下,最好的方法了。 

 当然他也隐约感觉到,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刻向麦国人投降。 

 但目前是40年,帝国还远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所以他也不可能将这种主张说出来,相比之下,能够维持住帝国本土防御圈,加强贸易,恢复民生的清知会,就是他唯一的选择。 

 这家伙不是什么好家伙。 

 它同样是欺软怕硬的鬼子代表,以前主张对孱弱的龙汉动手,对强横的麦国人妥协。 

 而现在龙汉骤然强盛起来,他立刻就见风使舵,转而主张“不扩张”。 

 而清知会的扩大,在他看来,这是很好的一件事,能够有助于他的主张实现,于是在职权范围内,给了不少帮助。 

 尤其是推荐了不少清知会的成员,进入海军中上层。 

 要知道,在战争之中,才可以快速升职。 

 原因很简单,你只要等到你的上司,战死就可以了。 

 而在平时的时候,你要等到老死退休才行。 

 这差距是明显的。 

 4000人的清知会之中,战魂勇士自然是晋升更快。 

 因为他们有着更好的情报支持,更多的物资支持,更强的身体素质。 

 目前,有人当了海军参谋,有人做了驱逐舰的舰长,有人成了王牌飞行队队长。 

 …… 

 与此同时。 

 鬼子又一次发动的澳洲战役,终于遭到了挫败。 

 齐辉是亲眼看着鬼子如何失败的。 

 可以说,这是一次典型的进攻动能消耗殆尽,所带来的失败。 

 鬼子一个师团,两万多人从北方港口出发。 

 携带着大量补给物资向南进攻。 

 鬼子航母没有提供支持,因为它们被调遣回北面,维持海上交通线。 

 不然的话,麦国人的飞机,会从诸多岛屿上,发动各种轰炸。 

 鬼子的航母编队,要去攻下麦国人位于泰平洋上更多的岛屿。 

 如此一来,首先是海军的进攻动能就不足了。 

 没有足够的飞机掩护,而鬼子的师团,在勉强攻破澳洲人两道防线后,就遭到了麦国人从澳洲南部港口起飞的大量飞机轰炸。 

 足足两百架的B17混合野马战斗机,向鬼子师团发动水平轰炸。 

 鬼子拼命地进行防空。 

 而敢死火箭的调拨,也因为要优先用于保障后方补给线,而不能大量补充前线。 

 这导致,他们只能用少量的零式战机进行护航。 

 鬼子的精锐飞行员,却是越来越少。 

 这导致了他们防空作战的失败。 

 在澳洲人的大炮,麦国人的飞机,还有士兵们的拼死抵抗之下,鬼子的师团,损失惨重。 

 两万多人,阵亡西千多人,受伤一万多人,基本失去了继续进攻的能力。 

 鬼子师团长,看着近在咫尺的澳洲人城市,不由愤怒道: 

 “八嘎,就差一点了!” 

 “帝国应该派来更多的皲队,他们都能在东南桠洲派出6万人,为什么只给我两万多人?” 

 参谋长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原因很简单。 

 澳洲缺少石油,而且更加遥远和危险,这里有着麦国人更多的军事基地,更加方便得到麦国人的援助。 

 虽然帝国想要占领澳洲,可目前又犯下了以前的错误: 

 那就是试探的打一打,能打下来最好,打不下来,就退回去。 

 于是才有了这次不充分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