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东南之经营,鬼子大撤退
他们将一部分鬼子移民扣下,借助关键位置上的人手,将他们转移到东南桠洲开拓定居。
目标就是先在东南亚洲,背靠龙汉,建立一个新基地,对抗麦国和嘤国人。
而东南桠洲原本是嘤国人和高卢人的殖民地。
现在全部被鬼子管理。
鬼子的管理太粗糙了。
因为这里太过遥远,而且鬼子缺少耐心。
以前鬼子开拓,是以五十年为治理周期。
所以他们有耐心搞奴化,搞教育,搞卫生,搞交通,搞人心同化——那效果是很可怕的。
懂得都懂,不能仔细描述。
而现在的鬼子开拓,只是着眼于一年两年的掠夺。
他们迫不及待地抢夺粮食、石油、矿产。
然而他们低下的运输能力,还有反潜能力,导致这些掠夺来的物资,都被麦国人送进大海里。
结果就是白抢了,还和当地的关系,大大降低。
而现在,清知会换了一个做法。
等于是拿高教育的鬼子移民,去深耕当地人,在当地搞工业,搞经济,首接在当地扎根。
如此一来,麦国人想要平推他们就不容易了。
当然齐辉很清楚,光靠这些本事,鬼子还远远不足以与麦国人的僵持。
想要实现他的宏伟战略目标,必须要做到两点。
一是在海上僵持,二是在空中僵持。
麦国人迟早会研究出大蘑菇。
但是世人其实是高看了蘑菇。
蘑菇也是有办法对付的。
对于残忍的鬼子来说,只要蘑菇不炸在大城市,他们是无所谓的。
只要麦国人没有登陆的可能,威胁不到他们的上等人,他们根本不会投降。
加强防空,加强岛屿防御,就能阻止麦国人的蘑菇。
另外一个时空中,鬼子并不是因为蘑菇而投降,而是因为自己没有了退路。
毛熊也落井下石,主动出击。
再不投降,连天蝗都保不住。
而事实上,两个蘑菇反而让鬼子因祸得福,迅速富裕起来。
说是福报一点不过分。
……
一处东南桠洲。
南侯之地。
某处港口内。
清知会的派员,一位大本营的大佐,正在与当地鬼子驻军司令,一位少将联系。
别看后者是少将,一样要对这位大本营大佐卑躬屈膝,讨好再三。
“我们将要运输来20万移民,在这里开垦土地,建立农场,建立工厂。\艘-飕·晓^税+枉+ ?更_薪.蕞,快-”
“你们滴,要好好地配合。”
“对待当地土著,要告诉他们,之前是高卢人,是嘤国人在祸害他们。”
“我们是来帮助他们滴。”
“大家要搞共容的。”
鬼子驻军司令一个立正:“感谢大本营的指导,我一定下令下方进行配合。”
“现在我们要搞一支整纪队,专门整顿军纪,严禁胡乱杀人,胡乱抢东西,胡乱征调。”
“有些人目光短浅,总觉得抢来的东西不花钱,那是错了!”
“只有良好的秩序,才能源源不断地产出财富,做到真正以战养战。”
“你们看看汉斯人,他们在西部殴洲,还算克制,汉斯人与高卢人相处凑合,高卢人的反抗力度就不大。”
“一个镇子只要4个汉斯人,那西个汉斯人有人是裁缝,有人是机械师,有人是医生,有人还是残废。”
“他们就在高卢那里生活,和普通人一样,只是定时缴纳税负就行了。”
“而高卢人也不会反抗,你滴明白?”
“明白,大大滴明白。”鬼子少将连连点头。
这不就是怀柔嘛。
他以前也搞过,只是没有耐心。
而且在没有约束,没有看管的情况,人是管不住自己手的。
但是现在,很显然,清知会的人是来真的。
少将司令听说过这个秘密组织,其实到了一定位置的人都听过。
只不过因为他们没有妨碍到帝国的霸业,反而很有用,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很快,南候之地,清知会的人,首先召集鬼子驻军诸多将官、当地有能人士、内务人士,一起组织起一个工业分会,一个农业分会,一个交通分会,还有一个教育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