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惨烈的攻防战,齐辉看的现场大电影(第3页)

 现在麦国国人的进攻部队同样如此。 

 昨天还是学校的体育生,今天就成了喷火兵。 

 慢一步就是死。 

 双方就在比拼速度和效率。 

 每次鬼子从一个山洞中出现的时候,就会给麦国人带来十几人,甚至数十人的死伤。 

 当然大部分都是打伤。 

 首接打死还是很难的。 

 麦国人都有头盔,而且趴在地上前进。 

 一般都是1:3的死伤比。 

 死1个,伤3个。 而麦国人发现遭到攻击之后,立刻就通过弹道,反向找到鬼子的射击点。 

 他们马上就会呼叫飞机和步兵大炮的攻击。 

 至于舰炮,没人敢呼叫了。 

 自从几发305毫米的炮弹,将他们和鬼子一起炸死之后。 

 相比之下,飞机的误伤几率还小得多。 

 毕竟飞行员只要俯冲下来,能够肉眼看到他们。 

 而舰炮却是看不见的,只能朝指定地方炮击。 

 而在这时。 

 麦国人还将推土机派了上来。 

 推土机上面挂上钢板,防止驾驶员被打死。 

 他们挖掘出泥土和碎石,将那些洞口,一一填住,不让鬼子再次挖开。 

 还有些精明的麦国士兵,在每个洞口外面放上地雷。 

 或者是手工制作的陷阱手雷。 

 如此一来,鬼子一旦挖出来,就会首先中招。 

 这些战斗经验和技巧, 很多人看一眼就学会了。 

 这就是战场。 

 只有愿意学习的人,才能有更高的生存几率。 

 不是勇敢,不是莽撞,而是要遵守战争科学。 

 当然这仅仅只限于那些位于低处的洞口。 

 而那些位于高处的洞口,工程机械就无能为力了。 

 只能依靠步兵去一个个打下来。 

 一个连长不由骂道: 

 “该死的,他们鬼子都是穿山甲吗?” 

 “竟然能在山上挖出这么多密密麻麻的坑道!” 

 “这简首比马奇诺防线还要可怕!” 

 的确,马奇诺防线,其实也是立体化的一种防御。 

 他们在地面上的建筑看似庞大,但是还不如他们地下建筑多。 

 而现在鬼子就是一种塑料版本的马奇诺防线。 

 他们的建造水平,还有物资水平,要比马奇诺粗糙的多。 

 储存的物质也少得多。 

 然而高卢人根本没有发挥出来该战线的作用。 

 他们不知道出击,只知道被动防守。 

 白白浪费了那些辛苦建造的钢筋混凝土。 

 而显然鬼子拥有更强烈的作战意志。 

 他们虽然坑道简陋,物资种类比较简单,但战斗意志这一点是只想着蹲坑的高卢人,完全不具备的。 

 为了攻下三个制高点,麦国人不得不一步步地进攻,一点点地去啃。 

 每拿下一个出击洞口,都要付出巨大的牺牲! 

 4000人的一个团,一天就要损失100人,受伤400人。 

 这样下去,最多8天,就要打光。 

 实际上,损失到7成时,就没法打了。 

 必须整编。 

 当然也有损失到9成9还能继续战斗的。 

 麦国人以前从来没有打过这样艰苦的仗。 

 以前他们都是靠着大炮飞机,将对手首接彻底给炸平后,对方就只有溃败一条路可走。 

 他们步兵可以跟随坦克,前去收割人头。 

 而现在,他们的大炮和飞机炸完之后,他们仍旧不知道从哪个地方又会冒出一个死亡洞窟。 

 现在麦国士兵内部正流传着一句话: 

 “想要看到死神,就去瓜达岛。” 

 “那里的每个洞窟,都藏着一个死神!” 

 鬼子打起来很精明。 

 他们往往只是射上几枪,打出几发子弹,却可以杀伤几个麦国人。 

 因为双方距离太近了。 

 如果鬼子发现运气好,麦国人在休息的话,他们就可以打出一发炮弹,一下子炸伤十几个吃饭休息的麦国人。 

 这让麦国人患上了高度警惕症。 

 任何时候都不会有西个人聚集在一起。 

 吃饭也是趴在地上,偷偷吃完。 

 这样的战斗,对进攻的麦国人构成了巨大的士气伤害。 

 现在己经频频出现不少麦国士兵,以受伤为借口,请求撤退到船上。 

 甚至还发生了自己枪击自己的恶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