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皇上也不管管他!

薛娘的激动的点,让萧玉清都差点没反应过来。

她这会儿正一本正经地画大饼收拢人心呢。

“父皇尚在,有些话不能说。”萧玉清冲着她嘘了一下子。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出来,薛娘的眼底都放光了。

她二话不说就单膝跪地,拱手,行的是军营里的礼。

“公主在上,民女姓薛,她们都喊民女薛娘,我们曾在姜国战场上立了功,可是世俗不容,后面我们一群人被尼姑庵收留了下来,只是我们觉得自己不适合尼姑的清净修行,又听说皇后娘娘这些年督办女学,女学中的学生们都学了武艺,才想着来京城奔赴皇后娘娘,只是皇后娘娘身份尊贵,我们想见到她过于困难,不得已落草为寇,可我们绝对没有欺压百姓,就算抢钱,也是抢的那些奸商的……若是我们日后还有机会上战杀敌,我们定当为公主马首是瞻。”

薛娘叽里咕噜说了一大堆。

萧玉清看着她。

她差点就觉得自己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想着这个薛娘若是不好忽悠,又当如何。

结果就这么水灵灵地成了事。

她抬眼打量四周,就见那边放置了一个整整齐齐的沙盘。

萧玉清不由得挑眉。

这些年她自恃武功甚好,可朝中出众的武将并不多,能将沙盘推演的好的更是没几个。

她抬步朝着那沙盘过去。

薛娘愣了下,也跟在她的后面。

“来。”萧玉清抬手朝着她作请,“本宫只略学了些皮毛,今日跟你讨教一番。”

她说的客气,却不容拒绝。

于是薛娘在自己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双手已经搭上了沙盘的边界,目光也凌厉了起来。

半个时辰后。

萧玉清将手中的旗子随手一丢,看着上面被对方逼得丢盔弃甲的己方残兵,心里激动的很。

她曾去寻了朝中的几个驻守京城的武将来玩这些东西,那些武将只会用固有的思路去玩这个东西,很快就被她出其不意的进攻打的落花流水。

沙盘用来模拟的是战场上的你来我往,也是近些年才出现的。

确切地说,是周国那边传过来的。

周国跟大夏朝确实是在交好,他们不仅仅传了沙盘过来,还将沙盘的用法一一告知,只是个人能领会到多少,那就说不准了。

十多年过去,朝中的武将自恃心气高,不屑于用这些东西。

听说边关那边用的极好。

也是打仗打的多的缘故?

萧玉清拍了拍手上的并不是多存在的尘土,抬头眼睛亮亮的,“我带你进宫见我父皇母后,只是现在朝中尚未有女子将军之位,所以你要等我入朝之后,或者是等我登基,才能给你个将军当。”

有些东西不言而喻。

这个薛娘上过战场,又懂的推演沙盘,还能带着一群女子将京城的禁军打的落花流水。

她一度以为是禁军太弱,可现在看来,是她们比自己想象中要强一些。

若是能加以时日的操练,朝中怎么可能会没有女将军。

薛娘更是听得一愣一愣的。

她原本是打听了之前有一部分女兵被皇后娘娘安排在了栖梧馆驻守,或许她们也能在皇后娘娘的手底下谋个营生,如此也能得到一部分庇护。

可没想到这个玉清公主上来就说日后给她个女将军。

两人对视许久。

薛娘心里怦怦跳,萧玉清也心里怦怦跳。

都是激动的。

只是激动的含义不同罢了。

“若是你们有训练兵的技巧,我也可以将你们带去演武场,请父皇和母后瞧一瞧。”萧玉清又道,“总要拿出些真东西来。”

薛娘再次重重点头,“没问题。”

这些年过去,她们半点都不曾懈怠,当初在军营里怎么练的,现在就怎么练,甚至强度比之前更大。

随着练多了,也会有更多的技巧性。

她日夜训练自己的沙盘推演,为的就是日后能带着这些人有再次出征的可能。

尽管她也觉得这个希望渺茫。

大夏朝现如今的兵力愈发强大,又有周国并临,其他国家并不敢来犯。

当然她也不会想着到有故意起战争好立功的心思罢了,有这个机会正好,没有这个机会,也不至于因为一己私利让百姓们生灵涂炭。

萧玉清吩咐她们休整一番,便直接自己骑马回了宫里。

她都顾不得旁的,将马儿随手丢给宫人,要闯御书房。

黄九正好在外面守着。

“公主,公主,里面正有几位大人在商讨您换禁军左统领的事情呢。”黄九连忙低声劝道,“此时进去有些不妥,不如等他们商量完了……”

话还没说完呢,就被萧玉清瞪了回来。

她刚想发火,突然想起自己来的事情。

于是萧玉清勾了嘴角,“正好,本宫也是为了左统领的事情来的,你去通传。”

黄九应了声是。

既然都是一个事,那就没什么了。

黄九进去的时候,里面几人正争执的面红耳赤,他看都不看一眼,只自己走到了萧临的身边。

然后低声将公主为了左统领来的事情说了说。

他的声音尽管低,可在他进来的那一刻,众人的眼睛和耳朵都不由自主地朝着他这边看了过来。

于是黄九的声音就被大家听到了。

“皇上不是交代给公主,让公主去剿匪了?”有人出声道。

说话的是兵部侍郎,他负责京城禁军的调防,那禁军的左统领是他选出来的。

若是凭着跟公主的几句口角就将人撤了的话,岂不是打烂了他的脸面。

于是他听说后,赶紧带着几个平日里交好的官员,一同来了太极殿,跟皇上求情。

求情也不太顺利。

因为他碰上了虞云晏。

虞云晏现在任的是刑部侍郎,从现在往前数,恨不得将前二十年的错假冤案都翻了出来。

众人心里气得慌。

他一个刑部侍郎,将自己的心思放在如何逼着犯人认错就好了,何苦要去翻案子。

那明明是大理寺卿和京城府尹的事。

当然,更多的是京城府尹那边的问题,尤其是上一任府尹的问题最多。

若是让虞云晏当个御史的话,他指定得将整个朝堂上的人都弹劾一遍!

就像现在。

他竟是还辩驳起了禁军左统领的去留问题……

这是他应该管的吗?

皇上也不管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