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百代成史》(这里才是真历史)(第2页)

 “蒙毅,”他唤着自己的近侍大臣, 

 “你去城内看着,并下令,不许黔首聚集在一块谈论天幕上面的内容!” 

 “诺!” 

 看着心腹大臣离去的背影,始皇帝神色难辨: 

 ‘这歌的旋律如此熟悉,讲的还是史料’ 

 他有预感,很快就会唱到大秦,可是秦朝之后呢,前面那首唱了那么久,秦朝又会出现在哪呢? 

 ‘看来我大秦没有做到千秋万代啊’ 

 可是他建立这番功业,最想的,不就是大秦可以一首延续吗? 

 不然为什么封自己为始皇帝,后面的称为“秦二世”、“秦三世”? 

 天幕的突然出现,还将带来大秦的消息,这对大秦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嬴政捻着手,抬头看着天幕。 

 ……………… 

 【(战国,公元前453年)) 

 晋末分三家 战国势七雄割划, 

 强盛当变法 揽贤才厉兵秣马, 

 列国皆征伐 征伐 征伐 征伐, 

 大争之世谁可止杀,】 

 弹幕: 

 {“五等分的商鞅”} 

 {“秦孝公:在位时期人用卫鞅实行变法,维六十余烈的第一位君主”} 

 {战国初期,因为商鞅变法导致诸国开始变法”} 

 {“三家分晋哦”} 

 此时战国位面——— 

 三家分晋的三家现在有那么一点点尴尬。 

 不是,你就这么华丽丽的把我们做的事说出来了? 

 还在战国的第一句。 

 啊这…… 

 迎着下面臣子的目光,坐在上首的赵/魏/韩国国君摸了摸鼻子, 

 尴尬是有点尴尬,可是天幕说我是战国七雄诶~ 

 商鞅变法到一半,就看到天幕上说的话,虽然他推动了个诸国开始变法,但是那个“五等分”的商鞅是什么意思! 

 (这个时候他应该是卫鞅,商是后来赐予的姓氏,但是就当他己经是商鞅了吧) 

 而此时的战国七雄们纷纷期待的看着天幕—— 

 他们战到最后的胜者究竟是谁?大争之世究竟谁才是那个赢家? 

 天幕给出了答案—— 

 【(秦) 

(公元前361年孝公即位) 

 改新法 耕战东出筹码, 

 (公元前338年惠文即位) 

 横破纵 王名始震天下, 

 (公元前306年昭襄即位) 

 协交伐 鲸吞无可并驾, 

 八表同风始中华, 

 百代都行秦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