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天堑变通途
山河破碎的中国,该如何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嬴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修路!就好比他的秦首道和驰道,一个作为运兵通道,一个作为交通出巡。本文搜:读阅读 免费阅读
而天幕接下来所说的话,也对其答案进行了印证:
【“其中的关键之一,便是跨越大江大河、高山峡谷、海峡海湾。”】
【“把这个庞大的国家连成一体。”】
弹幕:
{“高峡出平湖,天堑变通途”}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不管是公路高铁,管道,线路渠道都是这句话最好是实践”}
大唐位面·贞观年间———
李世民拍着大腿,脸上带着做对题目的兴奋:
“没错!就是要先修路!!”
就好比朕在边疆地区的政策一样,修路通邮嘛!
虽然大唐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但毕竟边疆地区距离遥远,又加之很多边疆地区都人烟稀少,不便于生存的地区。
为了控制领土,加强内地与边疆的关系,他就在北方地区开通了“参天可汗道”,并设置邮通使,促进中原与北方地区贸易往来交流……
想要把庞大的国家连成一体,修路肯定是要的!
老秦王嬴政都打样了,小秦王李二还不赶紧跟上节奏?
——— ———
可是后世的情况却远比他们想象得要困难:
【“可我们最初拥有的,不过是一段9.3公里的铁路(唐胥铁路 1881年建成);
一座主跨62米的钢桥(天津蓟运河桥 1888年建成);
和一条261米长的隧道(台湾狮球岭隧道 1888年建成)。”】
弹幕:
{“唐胥铁路建于清朝时期,是中国近代铁路”}
{“天津蓟运河桥于1888年,晚清时期由中国人建造完成”}
天幕下的众人睁大了眼睛:
嗯……这个钢桥还能理解,和他们的石桥、木桥差不多,就是所用材质不同嘛,
但是这个铁路……还有图画上那个行走在铁路上面的铁皮车箱,铁路长这样也只能走那个车箱,其他的马车都走不了,建了用处是不是太小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