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死亡亦是新生(第2页)
“什么?!”
众人的目光完全被“变成一摊灰烬装进盒子里埋入黄土”给硬控住了,愣是看不到下面的一串话。
“后世人这是在干什么?!”有的儒生真的看不下去了,甩着袖子就是怒斥,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这等严肃之事,怎可以、怎可以这么对待?!”
这是什么待遇啊?
挫骨扬灰啊!!!
这么狠的招也往你们亲人身上使吗?什么仇什么怨呐?!
“你们后世忠孝节义都学到哪里去了?!如此不孝之行径、怎堪为人子?!”
没人说儒生,大家伙都晃了晃身子、扶着额头一副“脆弱”模样:
接受不了一点啊!这杀伤力比后世人人平等都要大!!
(毕竟人人平等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离他们太远了,但是“一摊灰烬”就很生活了)
[“我记得我在哪里看见一句话我忘记了
“人有三种死亡,
生理死亡
葬礼上的社会死亡
和被人遗忘的死亡”]
[“说实话,谁都会经历被人遗忘,你的儿女会记得你,你的孙子孙女会记得你,但是在下一代谁会记得你呢?不要再勉强了,其实这种想法一旦逾越了就是一种执念。
还有说族谱的你都没有经历过和族谱上的人一块经历的时光,你怎么能说记得她呢,就知道她姓名吗?”]
对此黄巢表示:族谱?那不是他“大点名”时的妙妙工具吗?
超好用的!!!
除了这个用处,还有啥大用吗?
但是这句评论,对皇族和世家大族杀伤力更大了:
“以后除了本王对子孙后代,还会有人记得本王吗?”某王爷对着自家王妃念叨,但是他的心里也清楚———不会的。
他的王位就是继承他曾祖的,可是除了祭祀时祭拜一下,他也不会特地去记起他们……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上人湮灭在历史和时光之中呢?
除了族谱上对他们寥寥几笔的记载,能证明他们存在……
只留下姓名的存在,能让他们满足并接受吗?
不!他们不单想要活着,更想永远被人铭记、青史留名!
所以这些评论更扎心和伤人了。
……
[“清明节不应该是快乐的日子吗?为什么是延续千年的死亡教
育?其实清明节原本不包含祭祖这些,原本是寒食节才这样,只是最后寒食节最后慢慢被清明节包括了,清明节原来是踏青的日子,它还包括了上巳节,上巳节其实就是相亲的日子,清明节是寒食节和上巳节的结合,不知道现在清明节怎么就渐渐变成了悲伤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