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孝子贤孙》(第3页)
[“白捡来的东西,糟践起来是一点不心疼!”]
这话听得其他朝代上至君王、下至百姓全都磨牙嚯嚯、咬牙切齿:
“那!可!真!是!一点都不心疼呢~~”
都说什么防民甚于防川、你这是防汉甚于防洋啊~~
这么多年,钱有了、名有了、门路这些都有了,该赚的都赚了!
反正到时候实在不行打不过了,铺盖一卷,牺牲几个明面上的人,然后你们自个包袱款款要么回老家、要么出去看看是吧~
带清人上人:哪里随意了?一点都不随意好不好!大儒呢?还不快为我发声!
……
孔家大儒没有了,评论区“大儒”倒是有,但是未必是发声———
[“其实并不随意。知道庚子之前清朝统治者其实内心狂的很,只是在菜到没边的实力面前一次次被打脸破防罢了。
一鸦:区区洋夷,揍他便是——败!
二鸦:上次是没准备好,有本事咱们再练练——败!
甲午:收拾不了欧洲人我还收拾不了你日本,何况我是洋务运动后的!——再败!
庚子:洋人欺我太甚,真当我大清是纸糊的?—— 一败涂地!
清朝显得懦弱的原因并不仅仅是欧洲资本主义帝国的强盛,1840年以后的清朝即便是作为一个封建帝国也是不断走在没落的路上。康雍乾三代国力强盛时杠沙俄和葛尔丹打了上百年并将其灭国,揍缅甸揍尼泊尔丝毫不虚。这是统治者的实力与国库决定的(吃瓜),而从乾隆以后清朝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国力更是日薄西山,清朝己经没有了对外作战的雄心和实力,何况压根打不过。(妙啊)~~”]
看到有人说“其实并不随意”笑容刚刚上脸的带清:“……!”
憋说了憋说了!
再说下去亵裤都要被扒干净了!!面子里子全都要没了!!!
……
最后以一首诗结尾,前面一句非常眼熟,是《九族妙妙诗》:
[“一行征雁向南飞,两袖清风望复明。
三军高呼朱皇帝,西面楚歌大清危。
五行如链锁太极,六合当道屠顺治。
七星宝剑斩康熙,八方神器灭雍正。
九子夺嫡知名丑,十全老狗是乾隆。”]
听得其他朝代那叫一个心花怒放(尤其是大明),也听得带清“上榜”皇帝们两眼一黑。
乾隆以后的皇帝们暗自庆幸:还好还好,名气没有圣祖、世宗、高宗大,这个时候就没有我,嘻嘻~
孝子贤孙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