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卖种子(第3页)

 官差们可不敢擅作主张,将此事告知了唐文风。 

 唐文风想了想,还是没有把稻种分下去。 

 他不确定这些只经过两次杂交的稻种遗传稳不稳定,万一明年的收成还比不上一开始的稻种,那他岂不是成了罪人。 

 不过稻种不能发下去,但玉米种子和棉花种子可以。 

 这天,府衙门口,赵齐拎着面锣用力敲了敲。 

 等到聚集而来的百姓足够多后,他才清了清嗓子,道:“大家伙儿知道,咱们唐大人一首致力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所以一首在研究稻种。” 

 “哎呀,官差老爷,您有话首说,咱们不是那种没良心的,唐大人为咱们做的,咱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对对对,您有话首说,我们都记着唐大人的好。” 

 赵齐打了一晚上的腹稿就这么胎死腹中。 

 他很是无奈,又有些高兴,毕竟谁也不喜欢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人。 

 “稻种呢,大人说了,怕遗传不稳定,别问我遗传不稳定啥意思,我也说不明白。所以就先不出售稻种。但是玉米和棉花可以出售。玉米种子一斤三十文,棉花种子一文钱五粒。棉花种出来后,咱们衙门收,有多少收多少。” 

 “哎哟,这棉花种子咋恁贵!金子做的不成?” 

 “只收棉花吗?玉米不收?” 

 赵齐笑道:“玉米种出来后,到时候你们怕是自个儿吃都不够,还卖呢。” 

 围观的百姓跟着笑了。 

 赵齐招手。 

 常文常武抱着一床棉被出来,展开给百姓们看。 

 有胆子大的,将手在衣服上蹭了蹭,伸出手去捏了一把。这一捏,顿时惊叫一声。 

 “咋这么软?!” 

 其余人听了,纷纷上手。 

 好在唐文风有先见之明,让他们提前在棉絮外面套了被套。这会儿被套上层层叠叠的手指头印子。 

 等常文常武兄弟俩走了一圈,赵齐才接着说:“这就是棉花做的被子。有了它,咱们冬天就好过不少。” 

 “这就是棉花做的?!” 

 “摸着太舒服了。” 

 “舒服?怎么个舒服法儿?”外头的挤不进来,着急地问。 

 “特别软和,摸着......反正就是特别好!” 

 等到百姓们叽叽喳喳交流完了,赵齐才又敲了敲锣:“要买种子的,到隔壁登记。” 

 府衙旁边的屋子开了门,师爷捋着胡子坐在那儿。 

 在他身后,放着几筐种子,旁边站着官差看守。 

 许多百姓有些踌躇不定,但有一些对唐文风深信不疑。 

 特别是官差的家人们。 

 他们早就听说了棉花的好处。尤其是今年抽签得到棉被拿回家的那些官差的家人。 

 他们二话不说就掏钱买了棉花种子,还有玉米种子。 

 有了带头的,陆陆续续有更多的开始掏钱买。 

 赵齐扯着嗓子在旁边说:“玉米嫩的时候可以煮来吃,烤来吃,炖汤......老了后,打成粉能做窝头,饼子......” 

 听见他的话,其余人也待不住了。纷纷掏钱买了些。 

 他们买的不多,想着今年先试试,如果收成好,明年就能自己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