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懊悔(第3页)

 “这是谁惹你不开心了?” 

 钱姑娘跟母亲最亲近,当即添油加醋的把今天的事向钱母说了一遍。 

 说到一半钱父正好回家,于是钱姑娘又向父亲告了一状。 

 着重说了尔雅是如何拿大

话压她,杨娘子又是怎么骂商人贱丈夫。 

 钱父平时在外做生意,没少受那些文人歧视。 

 如今听到女儿学个刺绣,也有人敢拿商户说事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钱父询问自己的女儿,今日骂她的人都是什么背景。 

 当听女儿说杨娘子是个秀才娘子,尔雅的夫君是个木匠后,钱父眼神都深邃了起来。 

 秀才娘子钱父不想招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早己深入人心。 

 若不是逼不得己,钱父可不想得罪读书人。 

 钱父倒不是怕了一个穷秀才,主要是俗话说秦桧也有三千好友。 

 一个穷秀才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古以来的读书人都爱抱团。 

 不然结党营私这个词是哪来的。 

 读书人最爱论什么同乡,同年,同窗,同科,还有哪师哪派,只要沾上一点关系,他们就能抱成一团。 

 钱父不怕一个穷秀才,但他怕一群穷秀才。 

 所以听自己的女儿说杨娘子的夫君在府学读书后,钱父旋即将杨娘子放到了一边。 

 把目光着重放到了尔雅身上,他拍了拍宝贝女儿的头: 

 “好了好了,别气了,不就是一个木匠的娘子吗,爹给你出气。” 

 钱父当场命人去打听了一下尔雅的来历。 

 本以为能轻松收拾了尔雅,给自己的宝贝女儿出口气。 

 可没想到,等钱家的下人查到尔雅的信息,将尔雅的来历告诉钱父时,钱父一时大腿都快拍青了。 

 他满脸震惊的看着向他禀报的管家: 

 “你是说宋娘子有个儿子,就是去年名动青州的小三元卫辞?” 

 管家点头: 

 “是啊老爷,就是那个九岁的卫小三元!” 

 钱父急得险些跳起来: 

 “嫣儿委实没有福气了些,既然能与小三元的亲生母亲同在一处学习刺绣。 

 竟不能近水楼台,将那宋娘子哄的高高兴兴,也好成就一段绝好的姻缘。 

 偏就跟人闹僵了,实在是气煞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