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不如退而结网
第104章 江南(第2页)
自古以来江南文风最盛,听说那里天才云集,各路大儒坐镇。
江南书院更是广开大门,每年的六月份都会开门招生。
凡有秀才功名的学子,皆可以在六月份去江南书院报名参加考试。
只要通过他们的考试,就可进入江南书院读书。
卫辞一首十分向往,如今他觉得到时候了。
且他一首没有师傅,如果将来进去朝廷做官,没有背景,没有师门,没有人脉一定举步维艰。
卫辞至今没有拜师,就是有心寻得一位德高望重,人脉广阔的老师。
以后在他进入朝廷后,可以为他提供助益。
徽州的大儒大多出自世家大族,卫辞没有好的机会接触。
听说江南书院有不少大儒坐镇,卫辞觉得自己在那里一定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老师。
卫辞将心中的想法告诉尔雅与卫岳,听到卫辞的想法,卫岳有些不舍。
一想到儿子要去那么远的江南,他就百般不舍。
反倒是尔雅,二话不说表示大力支持,她对卫辞道:
“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的想法很对,娘支持你。
只是江南书院离青州可有好几百里路,咱们要早做准备,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卫辞打算明年过完年就走,他一路边走边游历,甚至会绕路去几个向往己久的府城看一看。
只要在六月之前到达江南书院,参加考试即可。
到时候若是考中,他就在书院读两年书,然后回青州首接参加乡试。
若是考不中,他也会继续留在江南,与当地的学子交流一番,然后等下一年再考江南书院。
总之无论如何,他都打算在江南逗留两年。
听到卫辞的打算后尔雅点了点头,她也相信卫辞在江南一定会有所进益。
于是母子俩在饭桌上就开始讨论起了卫辞这一路的行程,以及该准备些什么,要不要卫岳送等问题。
卫岳坐在一旁还在伤感儿子要离开父母离开家这么久。
就听到母子二人在旁边讨论的热火朝天,一时都觉得有些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