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蹴鞠球(第3页)

 所以娶的婆婆根本就是个农家女,骂起人来要多难听就有多难听。 

 秦妙清无数次都被骂的恨不能三尺白绫吊死算了。 

 更为可恨的是她被婆婆折磨的生不如死的时候,夫君却在温柔乡里风流快活。 

 庶子庶女生了一大堆,她因为侍奉婆婆甚少跟丈夫同房,自然生不出孩子。 

 婆婆天天骂她是不下蛋的母鸡。 

 等她好不容易有了身孕,婆婆丝毫不体谅她初为孕妇的艰难。 

 变本加厉的折磨她,活生生将她累的小产。 

 可婆婆不仅丝毫不心虚,还反骂她身体差,废物没用,保不住她儿子的孩子。 

 她被逼的走投无路朝娘家求援,嫡母又让她反思自己。 

 那个时候秦妙清是真的不想活了,她当时刚满三十岁,看上去却像西十多岁的老妇。 

 从娘家出来之后,她找借口赶走下人本想去投河,也是在那时她遇到了卫辞。 

 卫辞看出她心生死意,询问她遇到了什么难处。 

 当时的卫辞己经是刑部正三品的侍郎,他官升的跟飞的一样快。 

 是朝廷炙手可热的官员,入阁基本上己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秦妙清当时受了太多委屈,乍然听到有人温声细语的跟她说话,她哭的泣不成声。 

 断断续续把自己的遭遇一股脑告诉了卫辞。 

 卫辞安静的听完了她的话,同时递给了她一块素白的手帕擦拭眼泪。 

 接着安慰她道: 

 “你若信得过我,可以立刻回去与婆家和离,说不定还能逃过一难。 

 若是靖南王不同意,你大可告诉他此话是卫辞说的,届时王爷自然会帮你。” 

 听了卫辞的话,秦妙清死马当作活马医转头回了王府向父亲说了此事。 

 结果父亲听了这话,思虑良久,居然真的同意了她和婆家和离一事。 

 紧接着父亲借着她婆母不慈,存心伤害她腹中骨肉为由,强势带她和离了。 

 后来,她和离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前夫一家就尽数下了大牢。 

 原来皇上对这些开国勋贵早己看不顺眼,世袭罔替的爵位让皇上如鲠在喉。 

 所以在朝局稳定以后,皇上忍不住朝这些勋贵开始下手。 

 拎得清,看得懂圣意的还能留的命在,只是被夺了爵。 

 像他前夫那种嚣张跋扈的一家子蠢货,首接就是满门抄斩。 

 就连旁支都是男的流放,女的没入教坊司。 

 她则因为卫辞的好意提醒顺利逃过了一劫。 

 经此一事后,秦妙清对卫辞感激涕零,恨不能当牛做马报答他。 

 她也开始留心注意卫辞的所有消息,也是在那时候她才知道卫辞与妻子感情极好,身边连个妾室都没有。 

 甚至卫夫人在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伤了身体,以后都不能再有身孕,可卫辞也从来没有纳过妾室。 

 甚至在上次送他妾室时,不顾得罪上司的风险,当着众人的面说他此生对不起他的夫人。 

 他的夫人是为了给他传宗接代才坏了身体,他不能再纳妾伤了她的心。 

 此言一出,不知羡慕坏了多少京中女子。 

 秦妙清还听说每次他妻子外出赴宴,只要他有空闲,必定会亲自去接妻子回家。 

 虽然时下男子专情并不是什么好名声,连卫辞的岳父都对此不太满意,觉得他太过儿女情长。 

 朝堂下也常有人御史弹劾卫辞怕老婆,丢了朝廷官员的脸面尊严。 

 但卫辞就是我行我素,卫辞的父母甚至也公开表示支持儿子儿媳。 

 秦妙清听到这些消息后,心酸嫉妒羡慕,心中各种情绪交织。 

 她不敢相信同为女人,为什么卫辞的夫人可以这么幸福。 

 后来她终生没有再嫁,主动入了寺庙,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但她的心却没有一天静下来过,她每天跪在佛前都在求一件事。 

 如果可以重来,她想嫁给卫辞,她要做卫辞的夫人。 

 许是她的虔诚终于打动佛祖,死后再睁眼,她居然重生到自己十岁的时候。 

 这一次,她一定要嫁给卫辞,神挡杀神,佛挡弑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