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舞弊(第2页)

 退一万步就算皇上相信他是清白的,他真的没想泄露考题。 

 可他也有监管不力之责,罪名涉及科举舞弊,那抄家流放是没跑的。 

 尤其是事情闹得这么大,更加要重罚。 

 古代和现代不一样,一人犯错,全家获罪。 

 林大人被判了斩立决,林家其他人男的罢官流放,女的没入教坊司。 

 好好一个世家,顷刻间覆灭,众人不胜唏嘘。 

 待查清这些后,天己经冷了下来。 

 青州今年乡试成绩全部作废,上了榜单,买了考题的学子一律斩首

。 

 没买考题的也被打的不轻,很多都没熬过来,死在了狱中。 

 家人连个申冤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哭着收尸。 

 紧接着就是重开乡试,此消息一出,青州的学子都沸腾了。 

 重开乡试就代表着他们多了一次机会。 

 己经快要落雪的天气,挡不住学子们对功名的渴望与热情。 

 几千学子再次齐聚青州,举人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三千多名学子,能上桂榜的只有不到一百人,就这还带上了副榜。 

 乡试桂榜分甲乙榜,能上甲榜的,就会获得举人功名。 

 除了甲榜之外,还有副榜,也就是乙榜。 

 上了乙榜也不是举人,你顶多知道你排多少名。 

 但只要入了乙榜,就有机会去京城的国子监读书。 

 如果连上两次乙榜,也有资格去京城参加会试。 

 会试上了榜单,也一样是进士,但如此一来就不算两榜进士了。 

 入朝为官难免排资论辈,你是同进士,我是进士,那我就高你一等。 

 为官同样的功绩下,我就比你先升官。 

 同为进士,又分两榜进士和进士。 

 两榜进士就是乡试在甲榜,会试在二甲及以上。 

 这样的进士血脉就更纯正,也更有优越感。 

 其实要卫辞说来,这根本没啥区别,但古人就是这么玩的。 

 入了这个圈子就要守这个规矩,否则别人就会排挤你。 

 为了以后的前途,卫辞自然是想做两榜进士。 

 因为青州刚出过震惊朝野的科举舞弊案,所以乡试重开后搜索的也更加严格。 

 如今己经快到年关,正是冷的时候,为了避免考生作弊。 

 主考官硬是规定学子不得穿夹层的衣裳,学子只能穿单衣。 

 为了保暖,参加考试的学子都要穿六七层衣裳。 

 监考的官员除了一正一副两个主考官外,还有西到六个同考官。 

 同考官一般都是由本地的官员充任。 

 等到判答卷时,官府还会把一些闻名的大儒以及书院的山长等德高望重,但不在朝为官者一起来批阅。 

 这就是为了减少官员为同在朝为官的同僚的孩子作弊的可能。 

 乡试考试时间为九天,因为考生太多,所以分批次入场。 

 入场前每个学子会分到考牌,牌上写着号房。 

 卫辞拿到座位号之后,祈祷不要遇到臭号。 

 所谓臭号就是在厕所旁边的号房,古代又没什么马桶,都是露天厕所。 

 几千人的大考场,九天考下来,厕所能臭成什么样,光想想就让人眼前一黑。 

 若是分到臭号,这九天就要在厕所旁吃喝拉撒考试,到时候哪还有心情考试。 

 不过虽然祈祷不分到臭号,但尔雅还是给卫辞准备了干薄荷等药材。 

 若是卫辞真的那么倒霉,恰好被分在了臭号,那也只能用这些药材提神醒脑,挡一挡。 

 卫辞的入场时间在半夜,大冷的天他半夜起来去排队。 

 队伍排的极长,又冷又冻的,卫辞便想一个人去排队进场。 

 可无论是尔雅还是卫岳都不同意,两人坚持要陪着卫辞排队入场。 

 就连王婶和王安也都睡不好,跟着一起来了。 

 好不容易等到卫辞,入朝前的检查又极为严格,连卫辞携带的墨块都被切开查看。 

 除此之外还有人带的大饼,馒头甚至点心,都被检查的官差捣烂,简首没法吃了。 

 经过层层检查,最后卫辞终于入了场。 

 万幸他的号房离臭号还很远,且对面就有一个大水缸,取水十分方便。 

 卫辞拿出尔雅给他准备的抹布,先将整个号房左左右右擦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