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春闱(第3页)

 出了考场王安和文家的管家己经在等他了,看到卫辞出来,两人连忙上前接他。 

 见他精神还好文管家松了口气,这两天有点倒春寒,老爷十分担忧卫少爷在贡院里感冒得了风寒,那接下来就糟了。 

 不过还好,卫少爷看上去精神不错,没有感冒的迹象。 

 回到文家时,师母己经备好了热水和衣服,卫辞舒舒服服的洗了澡,又吃了饭。 

 接着补了觉,睡醒后他觉得精神己经完全恢复,这才把考场里答的题默写出来,拿给老师看。 

 文源清下了朝后看到弟子交上来的答卷十分满意,他觉得卫辞答的极好。 

 此次会试的主考官是大学士郑大人虽是中立派,但与老师也算有些交情。 

 若他肯给老师面子,力保卫辞为会元,那卫辞这份卷子也不会丢他的面子。 

 接下来卫辞又休息了半夜,凌晨两三点起来又去排队入场了。 

 这次他来的有些晚,所以队伍排的更加靠后,天都大亮了才进场。 

 进场后他刚将号房简单收拾了下,就到发卷时间了。 

 会试的第二场考诏、诰、表等公文写作,考察考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诏,是皇帝颁发的诏书,古代皇帝虽然发诏书,但这些诏书大多都不是皇帝写。 

 而是由翰林院草拟,然后交给皇上看,皇上看了觉得行,我要的就是

这意思,然后他就会盖章。 

 比如电视剧和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某某某,那就是诏书的一种。 

 诰,也是皇帝对臣下或训诫或勉励的一种文告,比如那个臣下做事皇上不满意,但又没达到罢官或需要重重惩罚的作用,皇上就会下旨训诫他,这就是诰的一种。 

 表,是用于表达情感和诉求的文体,比如陈情表,出师表,这都属于表的一种。 

 这也常用于上书皇帝,表达自己对皇帝的忠诚,请求或建议等。 

 总之想当官诏,诰,表都要会写,还要写的特别好。 

 这个东西自然难不倒卫辞,这一年来他老师也给他进行过这方面的特训,所以他答的十分顺畅。 

 三天后出考场别的学子都蔫了,卫辞却有点越考越精神的意思。 

 会试的第三场考的是老朋友策论,要求考生就时政问题提出见解和建议。 

 这次考的策论题有关于黄河水患的治理和边关异族互市的看法。 

 这些文大人之前都给卫辞压过题,对于边关互市卫辞自然表示支持支持再支持,因为这是皇上大力支持的政策。 

 同时他也在策论中提醒,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互市过程中一定要小心异族亡我之心不死。 

 至于黄河水患治理,陈阁老之前就在工部待过。 

 年轻时还曾去地方治过水,效果十分不错,他算是朝中治水的大师级人物。 

 文源清给卫辞看过不少陈阁老关于治水的心得。 

 结合前世的治水方法,卫辞答的自然也十分容易。 

 答完题后卫辞反复检查,突然,远处传来一阵钟声,这是考试结束的信号。 

 卫辞放下笔长舒一口气,会试彻底结束了。 

 他将卷子小心翼翼地卷起,放入专用的卷筒中,然后坐等衙差来收。 

 等衙差当着他的面把卷子糊名拿走,他就可以出考场了。 

 卫辞走出号房的时候,外面的太阳还很大,今天是个好天气。 

 不像前两场,倒春寒差点把人冻死。 

 走出号舍的那一刻,刺眼的阳光让他微微眯起眼睛。 

 卫辞转头看到出来的学子,有的一脸颓废,一看就知题答的不顺利。 

 也有的一脸兴奋,显然考的不错。 

 此时此刻卫辞心中却异常平静,无论结果如何,反正他己经尽力了。 

 回到文家后卫辞依旧洗澡换衣吃饭睡觉,等睡醒后把自己的答题默写出来给老师看。 

 看完他所有的答题,文源清摸着胡子沉思了好一会儿,然后才道: 

 “你的答题为师挑不出什么毛病,至于名次,只能听天由命了。 

 要知道人有时候运道比实力还重要,一切就看你的运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