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入京(第3页)

 倒座房和三间正房以及东西厢房组成家中的一进院。 

 正房的最右边有一个储藏室耳房和一个通道。 

 通过这个通道可以进入后面的后罩房,后罩房是家中女眷和婢女住的地方。 

 尔雅一首觉得古代的采花贼之所以一采一个准就是因为古人对于住处的规定太死板。 

 眼下卫辞己经去翰林院上值,并不在家。 

 但家中安排的己经七七八八,卫木匠与周三娘作为长辈住在正房。 

 卫岳与尔雅住在东厢房,卫辞则住在西厢房。 

 因为房子是新买的所以特别空旷,卫辞也没心思搭理。 

 一切都等着尔雅与卫岳来了布置。 

 古代官员下班时间比现代人早的多,春夏是下午西点,秋冬是下午三点。 

 卫辞所在的翰林院更是个清闲的衙门。 

 他如今刚进去,一切都还在学习,也不用加班,一到下班时间就往家中赶。 

 卫家如今还很空旷,尔雅与卫岳没来之前只有王安与一个叫松柏的小厮。 

 松柏还是卫辞的师母王夫人从人牙子手中买回来的仆人,留给卫辞看门用的。 

 王安与松柏都不会做饭,手艺还不如卫辞,这段时间卫辞就没怎么吃过正经饭。 

 尔雅与卫岳当天到了以

后,王婶也是思及家中三个男人估计都不会做饭。 

 所以第一时间让松柏带她去附近的集市上买菜做饭。 

 尔雅与卫岳收拾行李,周三娘与卫木匠也没闲着,也在收拾屋子。 

 周三娘一辈子俭省,听到王婶要做饭吃个菜都要去买,忍不住对尔雅道: 

 “我看这院子这么大,又空旷,不如咱们自己种点青菜,省的以后吃点青菜都要买,太浪费了。” 

 尔雅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如果卫辞还小,她当然不介意在院子种点绿色的蔬菜,自给自足。 

 问题是卫辞不小了,眼下他的老师师母都在给他相看亲事。 

 据卫辞隐隐透露,陈阁老的意思是想通过他的亲事拉拢一个朝中重臣。 

 那卫辞未来的媳妇出身就不会低,将来等两家商谈亲事,人家女方亲戚上门。 

 看到卫家种了一院子的菜,说不定要施农家肥。 

 心中怎会不骂一句有辱斯文,又怎会不更看低卫辞一眼呢。 

 所以种菜这事,还是等以后卫辞娶完媳妇再说吧。 

 尔雅笑笑,刚想拒绝周三娘这个提议,卫木匠就先开口道: 

 “你别瞎出主意,这又不是下河村,你在这种一院子的菜,以后要是有小辞的同僚上门,指不定怎么笑话他。” 

 周三娘闻言心中不以为然,在家里种个菜有啥好笑话的,谁家不吃菜? 

 因为此次上京路途遥远,所以尔雅也没有带很多行李。 

 除了一些她这些年的设计资料,还有她用惯了的毛笔颜料等东西,就是一些衣裳了。 

 其他的在青州能卖就全卖了,周三娘和卫木匠也是如此。 

 行李不多收拾的自然也快,尔雅收拾完行李,想着如今缺什么要买,就一一写到白纸上,准备明天一早就采买。 

 卫岳在一旁检查时不时提醒她。 

 东厢房是三间,最左边的一间房是卧室,中间可以做客厅,右边的被布置成了书房。 

 三间房都很空,尔雅正思索买点什么回来布置,卫辞就下值回来了。 

 卫辞的马车给王安到码头接她们,这几天他都是蹭程佑安的马车回家。 

 程佑安将卫辞送到家门口听门房说干爹干娘到了,激动的顿时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跑的比卫辞还快窜进来卫家的大门,一进去就大声喊道: 

 “干爹!干娘!” 

 尔雅听到程佑安的声音满脸激动的跑出来: 

 “佑安!” 

 看到尔雅的那一刻程佑安激动的险些跑过去一把抱住她,他抱怨道: 

 “干娘,你们怎么才来啊?我都等了好多天了。” 

 尔雅看着跑到自己面前的程佑安,忍不住摸了摸他的胳臂道: 

 “你怎么瘦了这么多?我给你做的衣裳都不合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