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敕命(第3页)

 卫辞六品的翰林修撰,尔雅作为的她的母亲,是可以被封为“安人”的 

 只是这个需要官员自己请封,卫辞一入翰林院就为尔雅请封了敕命,到现在才下来。 

 尔雅还有些没反应过来,主要是她把这茬给忘了。 

 她没想到自己会有一天,也在封建社会混上品级,吃国家俸禄。 

 顿时又惊又喜,满脸不可置信道: 

 “我也能得敕命了?” 

 卫辞看到娘亲这么高兴,他也跟着开心。 

 自己当初那么辛苦的读书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 

 以后他会爬的更高,五品,西品,三品,二品,甚至一品。 

 到时候敕命算什么,他要为他娘请封诰命! 

 可惜爹不能跟娘一样沾她的光,古人不给女人科举上进的机会。 

 但如果你嫁对了夫君,或养了出息的儿子,那他们的荣誉你就能同享。 

 男人就不行了,想要什么就自己去争,儿子再有出息,父亲也不可能跟着升官。 

 卫辞又细细叮嘱尔雅: 

 “娘,明天就会有人来家中宣旨,接旨需要您沐浴更衣,还要设香案。 

 传旨官读完圣旨后,您要双手接

旨,还要叩谢圣恩,三称万岁。 

 不过即使哪里规矩没做好也没关系。 

 只要厚赏传旨官,他会当没看见的,所以您别紧张。” 

 听到卫辞的话,尔雅忍不住笑意: 

 “头一回接旨娘肯定紧张,不过等有第二回第三回,娘就不紧张了。” 

 卫辞点头: 

 “那儿子争气,争取每三年给娘换一个品级。” 

 接下来尔雅欢喜的觉都没睡好,卫岳看她这么高兴也跟着开心。 

 第二天一大早尔雅就起床了,卫木匠和周三娘知道今天会有圣旨到家中,也激动不己。 

 虽然册封敕命的圣旨不是给他们的,但圣旨这东西听起来离他们太远了。 

 如今皇上的圣旨要到家中,两人也激动的不行。 

 周三娘一大早起床带着王婶与江锦娘又把家里给清扫了一遍。 

 连宛筠这个小丫头都一大早起来扫庭院,卫家刚大扫除过,根本不脏。 

 卫木匠与周三娘也都跟着沐浴更衣,换上他们最体面的衣裳。 

 又让王婶摆香案,随时准备接旨,很快传旨官就到了卫家。 

 卫家大开中门,传旨官带人从正门进来,卫家人不管主子还是奴才,一律要跪着迎接。 

 传旨官并不是太监,在古代圣旨通常是由翰林院起草,然后交由皇上审核盖章。 

 最后委派钦差大臣前往官员家中宣旨,这些钦差大臣都是朝中正品官员。 

 他读完圣旨后尔雅磕头谢恩,三呼万岁,双手接旨。 

 接完圣旨才能站起来,然后还要把圣旨好好保存,供起来,逢年过节上香。 

 传旨官将圣旨交给尔雅后,客套道: 

 “恭喜宋安人了。” 

 尔雅笑着回答: 

 “多谢大人,劳大人走一趟,还请到堂内喝杯茶吧。” 

 传旨官跟卫家也不熟,自然婉拒了。 

 见传旨官拒绝喝茶,卫岳端出两朵金子雕刻成的花,递给对方道: 

 “劳烦大人跑一趟,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还请大人收下。” 

 在此之前尔雅还以为给传旨官赏钱算是一种行贿,所以要不动声色的给对方。 

 其实不然,接旨的人家给传旨官赏钱是一种十分正常且符合规矩的做法。 

 因为华夏是礼仪之邦,所以无论别人为你做什么事,你都要感激对方,否则便是失礼。 

 传旨官往你家跑一趟算是辛苦活,又带来的是好消息,主家给辛苦费自然是应该的。 

 但文人又要厌恶铜臭,以显示自己的清高。 

 所以打赏文人就不能给的是黄金白银,总要稍微修饰一下。 

 家里穷的人家可以给银子雕刻成的花,条件好大方一些则可以给金花。 

 这两朵金花是卫辞早就在金店订制好的,准备用来打赏传旨官的。 

 传旨官接到卫岳端来的金花心中十分满意。 

 本来还以为卫家家底薄,没什么钱,没想到出手倒是大方,这一趟也没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