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上映(第2页)

 因为李红儿的无所不在给众人造成了一个假象。 

 那就是李红儿很火,书院读书的,和那些达官贵人都知道此人。 

 百姓只听说这个名字,不知道其中的故事,又不认字,看不了话本,本就对此人好奇的不行。 

 有钱的还能去茶楼听说书,但说书先生又不是一次就把故事说完。-$=微@§趣?小¢{ˉ说?¨网}¨, (已~发|¥?布|/最1=\新&章2=$节? 

 就在很多人为李红儿急的抓耳挠腮时,《红糖记》精彩上映。 

 众人顿时像找到了归属一般,全部涌向了戏院。 

 于是就造成了《红糖记》这折戏,在京中那是一经上戏,场场爆满。 

 稍微来晚一点的人,根本抢不到位置。 

 而《红糖记》火爆的情形又引得不知情的人抢着跟风。 

 如此良性循环下来,《红糖记》一时成了京中最火的戏曲。 

 就算如此,尔雅还是觉得不够,于是程佑安也在京城小报上开始了《红糖记》的炒作之旅。 

 京城小报作为一家颇为成熟的报纸,自然养了不少“笔客”。 

 所谓“笔客”就是京城小报需要的时候。 

 他们会代笔撰写京城小报想让他们写的内容。 

 这些“笔客”自然在京城小报上都颇有名气。 

 只要钱给够他们什么都能写,当然了,写了会砍头的内容除外。 

 程佑安便是请京城小报的这些“笔客”出手,为《红糖记》制造舆论。 

 首先程佑安找了两个名气不大也不小的“笔客”。 

 请他们一个在京城小报上对《红糖记》大夸特夸。 

 全方位肯定《红糖记》这折戏,说《红糖记》的剧情跌宕起伏,情感真挚,感人泪下。 

 女主李红儿更是难得一见的奇女子,秀外慧中,聪明伶俐,善良贤惠,简首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 

 总之《红糖记》是一部非常值得看的戏曲,它的火爆是必然的。 

 此时京中因为《红糖记》的场场爆火己经小有名气。 

 京城小报出现《红糖记》的身影本也正常,这小报本就八卦的很。 

 但紧接着程佑安就让另一个笔客对《红糖记》大批特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