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折让(第3页)

 就连吕禄那小子都对自己客客气气,他父母在吕家原也不起眼,现在也因为他扬眉吐气。

 这段时日的风光让吕宁更加飘的同时。

 也让他意识到他必须更加抱紧卫知府的大腿,如此他才会有好日子过。

 因此看到卫辞皱眉,他立即就上前献计道:

 “大人可能不知,这家酒楼正是吕家名下。

 等我回头就命吕家名下产业的掌柜必须要尊重读书人。

 以后凡读书人进吕家产业的店中花销,皆折让一半如何?”

 吕宁此话一出,卫辞当即赞赏的看了他一眼道:

 “不错,本府真没看错你。”

 卫辞要得就是这个效果,一个社会若想让某个职业尊贵起来,光靠宣传和说可不行。

 要让百姓感受到,看到切实的实惠,读书科举将来固然能做官。

 可静江已经几十年没出过进士了,普通百姓谁会想着自己孩子就是那个打破传统的天命之子。

 他们只会觉得读书科举根本不能当官。

 虽说举人也有做官的资格,可那是需要花钱打点的。

 没有钱铺路,全国那么多举人,凭什么给你分官?

 所以在静江普通百姓眼中,读书做官这条路基本上已经堵死了。

 做不了官他们也想过家中能出个秀才也不错,将来能开书院教书。

 也很受人尊重,挣钱还体面,可惜这条路也被斩断了。

 静江地处偏僻,知府是能在府试和院试上只手遮天的。

 再有才华的学子,知府不点你中,你也考不上童生和秀才。

 原先是杜知府在,那是个贪财的,在静江自然是谁给的钱多,他点谁中。

 院试三年两次,每次只有不到三十个名额,以往都分给有钱的人家了。

 那些出身普通的学子苦考多年,连个童生都难考上。

 久而久之,普通百姓自然不愿意花钱送孩子读书了。

 现在静江的知府换成了卫辞,今年的院试他自然会点真材实料的学子。

 可光靠这个还不够,他还要让普通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家里出读书人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