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太子(第2页)

 今见殿下登储,岂甘雌伏?必如困兽之斗,垂死挣扎。 

 恐效吴王濞“清君侧”之故智,行桓温“废昏立明”之奸谋。 

 今西方未靖,人心浮动,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愿殿下早做绸缪,选良将以固京畿,遣干吏以抚郡县。\x~x`s-c~m¢s/.?c·o¨m? 

 广布耳目以察奸宄,厚施恩泽以收人心。 

 若能未雨绸缪,则乱臣贼子,虽有逆谋,亦无所施其技矣。 

 某不揣冒昧,敢进刍荛之见。 

 愿殿下早作绸缪,整饬军备,严明法度,广罗贤才。 

 对内安抚民心,对外震慑宵小。 

 若有异动,当以雷霆之势,迅速剿灭,勿使滋蔓难图。 

 今不揣冒昧,披沥肝胆,伏惟明察。临笺神驰,不尽欲言。 

 恭请万安 

 讼之谨奉 

 看到最后落款的名字时,沈思之觉得这个名字十分熟悉。 

 他低头思索了一瞬,瞬间想起讼之不就是当朝唯一一个六元郎卫辞的字吗。 

 他之前还曾听殿下提起过此人,殿下言辞之中还十分欣赏他。 

 没想到这封信竟是他送来的,只是沈思之隐隐记得,这个六元郎不是在三年多之前就前往百越之地任职了吗? 

 “殿下,若幕臣记得不错,这卫讼之不是在千里之遥的百越为官吗?” 

 西皇子听闻此言轻轻一笑: 

 “讼之如今的确在静江做知府,他远在千里之外并不熟悉京城的局势。 

 也没有眼线在赵王那边,却能只凭推测猜出赵王会有异动,真是让孤惊讶。 

 孤之前就觉得他是个可用的人才,听说他治理的静江也是今非昔比,日新月异。 

 这样的人才一首让他留在静江,简首太可惜了。” 

 沈思之听到太子殿下话里话外如此欣赏卫讼之,自然也不会与太子唱反调,他拱手道: 

 “殿下既然觉得卫讼之乃可用之人,等将来殿下承继大统将他调回京中就是。 

 这卫讼之信中所提选拔良将巩固京城防务,派遣干练官员安抚各郡县。 

 多布眼线以监察奸邪之徒,广施恩泽来收服民心的事,咱们虽然己经在做。 

 但他能在此时送此信回京,倒也算对殿下忠诚,殿下将来用起来也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