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不如退而结网
第322章 水银镜
卫辞的所作所为给了昌泰帝灵感,他开始利用京城小报在民间给自己刷好感。?g`o?u\g!o¨u/k.a·n?s¨h?u~.`c_o?m^
与此同时,朝中御史也开始发力。
在朝堂上大力参奏温首辅结党营私,贪污受贿。
以及温首辅的族人强占良田,豪取抢夺等罪名。
温首辅很快被下了大狱,黄次辅终于摆脱了次辅的称呼,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首辅。
温首辅的倒台,卫辞明面上是没有做什么事的。
温党彻底倒台时,他正提示母亲制作水银镜与银镜。
当下人用的镜子还是铜镜,照人的清晰度并不如银镜与水银镜。
其实要论照人清晰和咱造价低,还是现代用的玻璃镀银镜和镀铝镜性价比最高。
可惜在当下这个时代玻璃镜工艺太复杂,造价也太高。
反倒是制作银镜和水银镜相对简单些。
所以在卫辞向尔雅提出制作镜子时,两人商议过后决定先制作水银镜。
之所以选择水银镜是因为水银镜在当下还没出现。
眼下人用的镜子还是以铜镜为主,上层贵族也会用一些昂贵的金镜和鎏银镜。
但这些论照人清晰度都不如水银镜。
想要制作水银镜最重要的原材料是汞。t_我#的¨书{?城?]{ %?更dx新′#>最}ˉ全2
汞的获取办法倒也不难,朱砂遇热就会出水银。
卫辞提出设想后,尔雅就把自己关在屋里做实验。
卫辞要忙于公务,没有时间做这些,尔雅只能亲自上阵。
她经过多次反复实验,将碎玻璃浸入温热的皂角水中。
指尖被碱水蚀得发红,房间里弥漫着刺鼻的硫磺味。
坩埚中暗红色的朱砂正在缓缓融化,升腾起的白烟让她想起现代实验室里的蒸馏瓶。
王婶在一旁给她打下手:
“夫人,这就是你说的汞珠?”
刚说完她突然捂住口鼻后退两步,目光惊恐地盯着陶碗里滚动的银色液滴。
尔雅用竹筷轻轻搅动汞珠与锡粉的混合物。
想起卫辞说过的“水银见锡则消化”的说法,她吩咐王婶:
“把门窗再开些,要通风才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