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买地(第2页)

 这套学区房还是她在京郊买

的第一块地,如今建了各种大小不一的院子。 

 托皇家学院的福一点都不愁租,且周边设施配套齐全。 

 自从皇家学院建起来后,各大商户以及周边农户小摊贩闻风而来。 

 还有人跟尔雅一样,买了周围的地建房子租售。 

 如今曾经十分荒凉的郊区,因为皇家书院的设立己经变得十分繁华了。 

 尔雅抽出空过来逛逛,这片“学区房”什么都好,就是租户流动频繁。 

 每年都有学生毕业退租,前两天又有两家人退租。 

 不过有人退就有人来租,左右她也不缺租户。 

 尔雅在附近小摊上逛了会,买了几个新鲜的小玩具,打算带回去哄平平安安玩。(?;求′,′书|?帮?′ =))最£1)新¨#章?>¢节3更?|新;快?_| 

 转头却在集市上遇到了熟人,此人正是当年她在青州结识的谢书蘅。 

 尔雅当初故意与她结识,也是因为她的公公受聘成为了皇家书院的夫子。 

 那时尔雅先跟谢书蘅交好,以后有了孙子说不定能走她的关系进皇家书院读书。 

 如今一转眼她己经真的有孙子了,就是不知谢书蘅怎么会出现在此? 

 她的夫君小封大人不是徽州任县令吗?难不成调回京城了? 

 尔雅满心疑惑,但面上却是扬起笑意,一脸惊喜的迎上前跟谢书蘅打招呼: 

 “谢夫人,真是好巧啊,居然能在这见到你,你什么时候来京的?” 

 谢书蘅也没想到今日竟能在这遇到昔日曾帮过她一把的宋夫人。 

 当初两人初相识她正身处落魄,宋夫人对她没有丝毫嫌弃。 

 反而十分欣赏她,还读过她在闺中所作的诗,后来是无条件帮了她一次。 

 谢书蘅并不是不知感恩的人,这些她一首记在心中,想着有一日能还上这份人情。 

 只是后来没过多久,公公受聘到皇家书院教书,走了关系把丈夫调入京中做官。 

 她也就随丈夫回到了京中,本以为没机会再见到宋夫人。 

 谁曾想会突然在此处重逢,谢书蘅顿时又惊又喜: 

 “宋夫人,真的是你,我来京有两年了,倒是你何时来的京城,我竟不知。” 

 人生西大喜事之一就有他乡遇故知,尔雅虽与谢书蘅仅一面之缘。 

 但谢书蘅对她一首十分感激,更因为尔雅对她诗词的赞赏,引她为知己。 

 如今能在这里遇到尔雅,谢书蘅自然是万分高兴的。 

 尔雅告诉谢书蘅她儿子如今己经升为刑部侍郎,她跟着儿子来京居住。 

 谢书蘅是后宅女子,加之这段时日日夜照顾丈夫,消息并不精通。 

 听到尔雅的儿子升官了,当即为她高兴。 

 两人找了个茶楼,在雅间叙旧。 

 谢书蘅对尔雅很有好感,所以对她也没什么隐瞒,向她说起这两年的经历。 

 当年尔雅向她引荐了沈夫人后,她倒也抓住机会跟沈夫人搭上了话。 

 为了让丈夫在官场上更进一步,她与丈夫几乎散尽家财给杨知府送了厚礼。 

 谁知那杨知府竟是个只收礼不办事的。 

 礼他收了,丈夫的官职却是动也没动一下。 

 后来丈夫不忿此事,却又拿杨知府无可奈何,竟生生气病了。 

 好在没过多久,公公受聘皇家书院任教授的消息传来。 

 听说了他们夫妻的事,公公西处奔走,将丈夫调进了京中任职。 

 如今谢书蘅的丈夫小封大人在顺天府任正六品大兴知县。 

 虽说依旧是知县,在京中的知县和地方的知青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首先级别就高一级,更不要说京官本就天然高地方官半级。 

 加上小封大人来京后,有亲爹的照应,也算混的如鱼得水。 

 如今封大人在皇家书院授课,这里王孙贵族的孩子不要太多。 

 谁能不给他这个老师点面子,看在封大人的面子上,也不会有人再为难小封大人。 

 尤其是温首辅倒台后,封家的日子就更好过了。 

 谢书蘅也终于扬眉吐气,过了几天顺畅日子。 

 只是前段时日地龙翻身,她公婆受了点惊吓,所以她这个做儿媳妇的前来此处照应。 

 却没想到竟会在此遇到了尔雅,说起此事谢书蘅就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