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内卷(第2页)
如此一来,程佑安的
名声总算没差到极致。
卫辞对此也算松了一口气,至于将来程佑安的前程,只能靠自己努力,将来爬的更高能捞他一把了。
想到此卫辞也觉得世事无常,想当初他跟程佑安交好的目的是看出来他出身富贵。
心中还打算跟他关系处好点,以后也能借力。
如今力没借着,净为他操心了,以后还要想办法拉拔他。
卫辞头一回在心中感叹,所以做人啊,有时候也不要太功利心。
感叹完之后,卫辞在心中又担忧起了程佑安。
宁古塔条件实在太艰苦,程佑安从小虽说父亲靠不住,后母心恶毒。
但有外祖父一家护着,他是没吃过什么大苦楚的。\w¢z-s`x.s¢._c-o/m!
如今要去宁古塔不知有多痛苦,卫辞连忙吩咐何琇莹准备些十分能御寒的上好的毛皮,以及防御冻伤的药材等物给程佑安送去。
另外他还花重金找了一个大夫,让大夫前往宁古塔守在程佑安身边,有个靠谱的大夫在,能让他少受不少罪。
卫辞满心想着此时此刻,程佑安一定满心愤慨。
从小他就没少受后母的磋磨,如今还因为后母和其所出的弟弟毁了大好前程。
程佑安一定又愤怒又无可奈何,一想到此卫辞就心中难过。
眼下他还不能陪在程佑安身边,甚至不能安慰他几句。
卫辞只能写了厚厚的信连带着准备的物资一起给程佑安送去。
与此同时,程佑安其实并没有卫辞想的那么难过。
贬官的旨意很快送到巴蜀,程佑安跪在地上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吏治之本,首在正己,次在治家。
尔原广汉府知府程佑安,身膺疆寄,受朕厚恩。
理应廉慎持躬,严束亲眷,以安黎庶。
岂料尔治家无方,纵庇族属,趁尔赴任在外,竟胆大包天。
勾结地方劣绅,强占百姓膏腴之田,致民怨沸腾,诉状盈阶。
所列罪状凿凿,皆由尔管教不严而起。
夫知府者,一府表率也,若身不能正,家不能齐,何以牧民?何以服众?
朕览奏震怒,尔之渎职失察,实难宽宥。
姑念尔往日尚有微劳,免其刑诛,现革去知府之职,贬往宁古塔任县令。
尔当于苦寒之地躬身自省,抚绥边民,痛改前非。
若再蹈覆辙,必加重惩,勿谓朕言之不预也。
钦此。
这封圣旨写的不可谓不严厉,若是别人接到定是又羞又愤又委屈。
可程佑安却是面色平静接了旨意,待送走天使后,他又收到了卫辞送来的物资和信。
看着好友在心中百般安慰劝导,甚至保待此事平息后会想办法,早日将他调离宁古塔这等穷山恶水之地。
程佑安忍不住笑了出来,人生能得一对他真诚相待的朋友,他还有何可怨的呢。
尤其是此事事发后虽说连累了他的官途。
但想到程家族长己经出手,休了那个女人。
并将那个女人生的儿子也赶出了程家家谱。
程佑安就觉得此事也没那么糟糕,正所谓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他官途受阻,却摆脱了他痛恨了那么多年却无可奈何的继母,怎么不算好事一件呢。
至于以后的前程,程佑安如今更是看的很通透了。
如今的他无脑相信他的好友卫辞,他知道卫辞以后的前途定是不可估量,登阁拜相也是迟早的事。
有卫辞在,他绝不会一辈子在宁古塔当县令的。
想到此程佑安回到书房,提笔给卫辞写了封信。
信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兄弟,我好惨,你要快点捞我啊。
以前程佑安虽然嘴上说要卫辞罩,但实则内心并不是真想靠卫辞拉拔他的仕途,甚至行动上有点有意避嫌。
可现在他己经完全想通了,他有个厉害的兄弟是他的福分,他有啥好避嫌的。
卫辞愿意拉拔他,为他打算是看得起他,是他把当真兄弟,他再别扭就是真的不识趣了。
程佑安的信快马加鞭送回京中后,卫辞看到他信中把自己写的那么惨,心中越发不好受。
于是他往上爬的心思就浓厚了,事实证明,人真离不开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