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君臣(第2页)
那里绣着枝暗纹兰草,是江南织造局的手艺,
“但你要懂他。”
卫辞抬头时,正撞见皇帝眼底沉下去的光。
“赵猛是六皇子的亲舅舅,往后你们少不了要打交道。
你这个太子太傅不光要教太子念书,还得学着把这些带刺的忠勇,捋顺了。”
池边的风忽然紧了些,吹得柳丝抽打在汉白玉栏杆上,发出沙沙的响。+r?c,y,x*s~w..~c^o*m_
昌泰帝这话几乎就是在明着告诉卫辞,他心中的储君人选就是六皇子。
这事想来冠勇侯也是知道的,所以今天他才沉不住气来找自己。
尽管冠勇侯再看不起文人,以后他们也都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臣明白。”
卫辞躬身垂眸,不敢再看昌泰帝。
昌泰帝望着水面,又道:
“赵猛昨日递了折子,说要给六皇子请个武师,教骑射。”
他顿了顿,侧过脸看卫辞,
“朕己经准了。”
这哪里是在说皇子的功课,分明是在掂量文与武的秤星。
卫辞闻言面上不显,大脑却转动到了极致。
今天观昌泰帝的一言一行可以看出,他心中还是十分信任冠勇侯。
不管冠勇侯手下可有近二十万大军,昌泰帝若是不信任他,也不可能让赵家一首掌兵。
甚至还有意册有赵家血脉的六皇子为储君。
卫辞前世看历史,总下意识觉得飞鸟尽,良弓藏。
好像手握重兵的将军基本上都没啥好下场一般。
但事实是大军总要有人统领,一国之君根本不可能闲着没事就去疑心镇守边疆的元帅有异心。
且领兵的将军就是再有威望也不可能轻而易举的造反。
毕竟几十万大军的粮草可不是闹着玩的。
只要朝廷还掌握着几十大军的军需,那大军就不敢乱动,否则难道要几十万大军挨着饿造反吗。
士兵也不是傻的,吃不饱,又没有军饷,谁跟你干掉脑袋的事,主帅再有威望也不行。
除非这个元帅自恃功高对君王不敬。
否则皇上只要脑子没问题,根本不可能闲着没事整日想着换守将。
但像赵家这样几代都镇守边疆,还深的帝王信任的也属实是难得。
且赵猛还不是一般的得帝王信任,皇上甚至愿意立尚且年幼却有赵家血脉的六皇子为储君。
这个赵猛看上去是个大大咧咧的大老粗。
但能让昌泰帝信任至此,甚至主动敲打自己以后要跟冠勇侯配合。
卫辞情不自禁开始怀疑,赵猛真如他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粗暴吗?
“去吧。”
昌泰帝挥了挥手,打断卫辞心中不断冒头的各种思绪。
他重新弯腰去够太监手里的鱼食罐,补了一句:
“让御膳房给你备份点心,听说你昨天在值房啃干饼子,仔细伤了胃。”
卫辞闻言再次为昌泰帝的消息灵通感到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