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路途2(第2页)
安安说的那句“哥哥”,竟让她眼眶微微发热。
船再次起航时,纤夫们的号子声己远了。
舱内的炭火烧得正旺,尔雅铺开宣纸,让两个孩子写下今日所见。
平平写的是“纤夫足冻裂,犹自拉船行”。
安安却画了艘怪模怪样的船,船底安着像车轮的东西,旁边歪歪扭扭写着“不用拉”。
“这是何物?”
卫辞指着安安画的车轮故意蹙眉。~看+书′屋^小/说~网/ `无*错¨内,容+
安安连忙解释:
“是能在浅水里转的轮子,就像磨坊的水车那样!”
平平在旁哼了一声:
“笨死了,水里哪能用车轮。”
安安没反驳,觉得有理,他低头思索了下。
然后拿起笔在船尾添了个带叶片的木轮:
“那用这个,像风车似的转。”
尔雅看着纸上渐渐成形的船,忽然想起以前看《周礼·考工记》上说“智者创物,巧者述之”。
如今竟在两个十岁孩童的笔下见着了几分影子。
舱外的水浪轻轻拍着船身,像在应和着孩子们细碎的争执。
而远处的星子渐次亮起,照得运河水面泛起细碎的银辉,仿佛藏着无数等待萌芽的希望。
入山东地界后,两岸渐多柿树。
一些晚熟的柿子像悬在枝头的灯笼,平平总缠着要上岸。
卫岳拗不过他,趁着船靠在码头补充物资的时候,在济宁码头雇了个当地少年带路。
那少年踩着田埂跑得飞快,平平安安跟在后面摔了跤。
新棉裤沾了草屑,却举着摘来的柿子笑得开怀。
尔雅替他擦去脸上的泥点,忙把暖手炉塞进他怀里。
船过南旺分水闸时,卫岳特意叫醒两个孩子。
让他们看闸口的水浪翻涌如沸,石堤上的青苔被水花溅得发亮。
他告诉两人:
“此处是运河最险处。”
安安似懂非懂地摸着水尺上的刻度,平平却忽然指着岸上漕神庙高声道:
“那里好多人烧香。”
尔雅望着庙前飘起的纸幡,轻声说:
“都是求平安的船家。”
进入江苏地界,两岸景致渐渐温润。
芦苇荡里偶见白鹭惊飞,平平安安跟着卫岳削竹作笛,吹着不成调却引得水鸟掠水而来。
尔雅在舱内绣平平安安的考篮,丝线在素缎上绣出“学海”二字,针脚细密如鱼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