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甲:星之猎杀者五月不雨后果自负

第517章 明日之人(上)(第3页)

 这副躯体中还有不少折叠起来的部分,标注着“种子库”、“工作模块”、“主备用辅助决策单元”、“特化型变形齿轮”、“聚变炉”、“无工质引擎核心”等等。 

 整体上看,它仿佛一只多足的机械猛虎,或充满威胁性的钢铁巨虫,又像是一个身披重甲的作战单位。 

 海睿明知道,这个东西还有变形功能——它可以根据需要,变形成接近人形的重型作战单位,工程作业单位,还可以变形成飞船、潜艇、地面载具,甚至变成建筑的一部分,还可以单兵离开和突入大气层…… 

 但它不是机甲,不完全是。 

 机甲,说到底只是一种载具,驾驶员并不能长时间睡在里面,更别提吃喝拉撒。 

 但这东西,它是人类的第二层皮肤,第二具躯壳,甚至第二个子宫,其设计思路,便是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在最严酷的外部环境中,一个人可在其中度过完整的一生,从生到死都不必出来。 

 它是战甲,是房屋,是微型生态圈,更是人类横渡星海时的肉身。 

 它是“民用辅助机械单元”、“军用机甲”、人类,这三个概念的统合体,是人类科技与塞星科技的至高结晶,是地球文明史上技术含量最高的东西。 

 它还没有被正式命名,而陆明将其称为——“新生”。 

 在他的设想中,这便是宇宙时代人类的模样。 

 “新生”的验证机还在不断迭代,尚未实装,也没有对外公开。 

 在陆明看来,它只是个雏形,是验证思路的试作型,是人类“启航时代”的小木筏。 

 它的存在,会逐渐开放给孩子们,学生们,并让他们尝试在地球大气层内和地心使用。 

 但少年曾说过,这东西只用来验证思路的,他对它并不太满意。 

 这还不够。 

 他相信,未来,人类会在它的基础上,设计出更加强大,更加多样,更加个性化,甚至概念完全迥异的“身躯”。 

 海睿明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对于一个驾驶过雷翼王那样的怪物,乘坐过外星人的泰坦巨舰,甚至自己造了一艘的人来说,这种小东西太不够看了。 

 但陆明也说过,这个粗糙的雏形,是人类在宇宙时代发出的第一声真正的啼鸣。 

 下一代人完全适应它的时候,便是宇宙对不再脆弱的人类,敞开怀抱的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