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水生的选择(第2页)

 多少人一辈子也参不透这个理! 

 赶了将近两天路后,张平安才带着人回了泽县。 

 老秃见人回来了,亲切极了,围着几人问东问西,嘘寒问暖。 

 片刻后,才搓搓手说出自己的真实意图:“平安,你看你要去扬州我是不是帮你顶着了,现在眼看秋收也过了,我想带兄弟们出去活动下身手,打打猎,大概得去个两三日,你看成不?” 

 “要带多少人?”张平安想了想问道。o¨%兰-e*兰ˉ?文?学? £}-最!新e章??节¤o更+新2#?快|( 

 “五六十人吧!”老秃回道。 

 “行,那你们去吧,注意着些”,张平安爽快地点头应允。 

 反正泽县附近也没什么大山头,没听说有什么成气候的流寇土匪。 

 让他们出去扫扫山头也好,正好清剿漏网之鱼。 

 老秃闻言喜得一蹦三尺高,喜滋滋道:“平安,我就欣赏你这份爽利劲儿,让人心里舒坦啊!” 

 “这就叫有来有往嘛,最重要是老秃你做事有分寸,不然我可不敢应下”,张平安点拨了一句。 

 “那是那是,放心吧”,老秃摸着后脑勺嘿嘿道。 

 第二天一大早,天才蒙蒙亮,老秃便清点了人手出发了。 

 上午,张平安在衙门处理堆积的政务时,发现了被压在桌案上的信封。 

 落款是刘水生。 

 从阜县寄来的。 

 张平安见此精神一震,连忙拆开,看完后才得知,现在吴家商船的事情己经告一段落了。 

 大体上算是解决了。 

 商人最会见风使舵,何况是吴家这样累世的大商贾。 

 生存智慧恐怕都能写本书了。 

 刘水生他们被拦截后,胶州吴家那边的本家很快便得知了消息,派人前来捞人。 

 综合考虑后,吴家表示愿意回归大夏,为大夏朝廷北伐出一份力。 

 甭管心里是不是真这样想的,起码作出了初步的承诺,有了进一步谈判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