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路两千五百里张如白
第633章 自动请缨(第3页)
“谁让我是老子,他是儿子呢,只能我多想着他了”,刘三郎也摇头失笑。
说起儿子,他是又气又恨又舍不得,做父亲的心不外乎如此吧!
如张平安两人所料,后面主帅杨众又安排了几次文武将议事,这次有两人主动请缨,献上北伐之策,并愿当先锋。
一人是刘三郎,另一人则是赵仁之。
黄大人看到后,不由望向张平安。
张平安一脸坦荡,无所谓谁看,他这样做不是为别人,是在为自己争取生机。
现在朝廷好好的一手牌,可不能随意被打的稀巴烂了。
杨众对两人的表现很满意,大加赞赏之余,允了两人到时候做先锋。
与之相比,闫副帅则脸色很不好看。
事情重大,当下也不可能一下子敲定。
还得改日继续再议。
一拖就是两三个月。
在此期间,大虎的腿倒是好的七七八八了,也能勉强扶着拐杖走路了。
张平安给他们在城南找了一处小院子,离罗小夫子的家不远,两人在同一条巷子里做邻居,还有个伴儿。
大强叔年事己高,也做不了什么活了,两个孙子又还小,张平安便没有给他安排活计。
只安排了小虎跟在身边学些东西。
说到这儿,张平安就不得不感慨家族底蕴的重要性了。
他安排去衙门和街道司做事的罗家的几个孙子,虽然年纪都还不大,和小虎差不多,却十分通人情世故,学东西也快,短短两三个月,便在衙门站稳了脚跟。
其中固然有自己的关系,但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真是几个扶不起来的阿斗,恐怕早有人给他递话了。
反观小虎,这几年的经历过于沉重,大强叔又把所有的希望和重担寄托在他身上,每日都要碎碎念。
这种无形的压力让小虎紧张不己,做事便显得有些束手束脚。
张平安看得心中暗自叹气,也只能耐心的慢慢教了,好在小虎年纪还不算太大,态度也谦逊,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