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手记短耳的兔子
第70章 脉管硬度诊痰瘀胶结(第3页)
“可他们说能软化血管……”女儿掏出手机,屏幕上是ts集团的广告,“花了好几万买理疗仪,每天震得心慌。”苏怀瑾看着广告中“纳米机器人清血栓”的宣传,想起王秀英腕部的蓝色纹路:“外来干预打乱了身体自我调节,就像强行清理河道,却破坏了生态。”
她翻开《黄帝内经》:“‘疏其血气,令其调达’,中医靠药物引导气血自行冲刷瘀堵。”又指向刘建国的腹部:“先减内脏脂肪,痰瘀少了,血管自然柔软。”
暮色漫进诊室,苏怀瑾刚要整理血府逐瘀汤的医嘱,护士站传来消息:“有位银行高管,晨起偏头痛伴口苦,智能手表显示晨间心率低于基线值,Ct排除颅内病变。”
她望着刘建国逐渐柔软的脉象,想起《黄帝内经》“平旦至日中,天之阳”的教诲。从硬脉到沉弦脉,从痰瘀辨证到少阳枢机,中医的脉诊就像精密的扫描仪,不放过任何细微的气血变化。
“准备小柴胡汤,柴胡用北柴胡,皂苷含量≥0.8%,”苏怀瑾对小林说,“再联系针灸科,预约辰时的外关穴针刺。”转身时,刘建国正在研究Ct片上的血管图像,ts手环的蓝光在报告上投下诡异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