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虚无实有,彻底磨灭

依照【存在位格论】,【灵性启迪论】等超凡理论。

 智慧生命存在的最高本质位格,源自原始灵性。

 基于原始灵性,聚合物质能量信息三态假合,构筑物质躯体点化生命。

 在物质躯体生命的基础上,基于原始灵性,演化精神意识海,形成原始本能。

 在原始本能的基础上,基于生命体自身的迁流异变过程,构筑起名为“我”的思维意识聚合体。

 反过来再有名为“我”的思维意识聚合体,主宰物质躯体的表层基本变动力。

 这一整个生命形成过程中,原始灵性的位格无疑最高。

 精神意识海的位格次之,三态假合物质躯体的位格再次之。

 原始本能的位格,还要更次之。

 至于名为“我”的思维意识聚合体,则是生命形成过程中,位格最低的存在。

 修行超凡体系,升华自身生命,就是要将位格最低的名为“我”的思维意识聚合体,一步一步升维位格。

 逐渐依次真正主宰原始本能,三态假合物质躯体,精神意识海,乃至于最本源的原始灵性。

 通常情况下,原神灵性聚合构筑三态假合物质躯体之后。

 演化精神意识海的过程中,会以物质躯体为基本锚点,锚定一处非想非非想之境。

 所谓的非想非非想之境,是一种高于基于基本空间,又高于基本空间许多层面的虚无实有之间境。

 这种虚实之间的本质,是基于现象,规则,概念三类宇宙要素,构筑而来的混合态存在层面,极为玄妙唯心。

 生命体的精神意识海,就位于自身躯体,所锚定的虚实之间的非想非非想之境。

 因此,虽然从表面上看。

 生命体的物质形体,和宇宙中的其他事物一样,都是由物质、能量、信息三态假合而成。

 但实际上,在超凡领域中,以生命体的物质形体为界,形体内外,其实存在着极大的差别。

 物质形体所锚定的非想非非想之境,就是这种差别中,最主要的表现之一。

 大多数走上超凡之路的超凡者,在逐渐变强的过程中,对于这种差别的认识就会越来越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