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天命所归(第2页)


 手中的消息上,燕国太子丹没有任何退却,整个派出专人准备秘密连接残赵势力,乃至于北胡匈奴与东胡诸人,甚至于从燕国辽东之地调回五万军,腹地调出十五万军,合起来足有二十万大军的调遣。


 意蕴,不自多说。


 “哈哈,丞相以为燕国没有这般胆量?”


 王翦大小。


 “燕国诸多兵力交织一起,不亚于二十五万,还有数十万民力在侧,李信等先锋十万军如何?”


 对于兵事,李斯不太精通,可对于国事、政事还是明了的,于接下来燕国的反应,在李斯看来,识时务者为俊杰,燕国的下场要么逃窜,要么举国降秦。


 除此之外,李斯觉得燕国真要以大军应对秦国,只能是以卵击石了。


 只能是飞蛾扑火了!


 “哈哈。”


 “燕国既然要战,那便战。”


 王翦浅浅一笑,身披黑色重甲,腰腹长剑,相较之丞相李斯,于燕国调遣大军迎战之事,并不觉得稀奇,因为数月来蓟城内发生的一切,表明燕丹……不会甘心的。


 除非到最后一刻!


 而大军交战,秦国又何曾怕过谁?


 ******


 燕国使者韩申、宋如意一并随行之人的尸身部被一人送回蓟城,那是使者一行人中唯一没有被杀的,诸般车马齐聚,心中恐惧万分,不敢有任何迟疑,直接返回蓟城。


 半个时辰不到,上卿韩申刺秦惨遭毙命的消息震荡整个燕国朝野,于此刻同样碍于易水旁侧秦国数十万大军压境的朝野来说,更是当头惊雷。


 “韩卿!”


 燕丹神色恍然,惊愕攻心,看着从马车上抬下来的尸身,历经多日,早已经残破不堪,非以寒冰镇之,早就恶臭盈天了。


 欲哭无泪,谋秦不成,接下来欲要如何?


 “韩兄!”


 “宋兄!”


 白衣傲雪,周身寒气绽放,手持长剑,看着面前的一具具尸身,高渐离眉目满是含霜,久久无言,干干一语,事情……终究未成。


 “哎。”


 田光在旁侧,见状,长叹一声。


 鞠武无言。


 其余农家、墨家、百家之人相视一眼,谋划甚多,如今却是这般结局,既然谋秦事败,那么,接下来就要迎接秦王嬴政的怒火了。


 “大夫,燕国也该准备准备了。”


 田光踏步行至鞠武身侧,低声一语。


 “是也。”


 对于谋秦,鞠武最开始本是不赞成的,奈何后来秦国东出的速度太快,本以为先后攻灭三晋之地也得五年乃至十年以上。


 不曾想,短短三四年就功成,燕国纵然想要积蓄国力,也没有那个时间。


 不得不谋秦,现今又事败,等待燕国的只有秦国大军了,而根据自己对殿下的了解,降秦是决然不可能的,哪怕战至燕国最后一兵一卒,都不会降秦的。


 “巨子,……韩申侠士终究还是失败了。”


 青色素袍,发丝跃动,神容之上略带一丝痞性的男子低语,看向身侧的黑衣斗篷男子,为了谋秦,墨家也是付出不少。


 “召集蓟城内的墨家弟子,也该为接下所谋了。”


 黑衣斗篷男子看向极远处的韩申一行尸身所在,沉吟许久,谋秦不成,那就意味着接下来燕国要面对秦国怒火了,而燕国的力量……。


 摇摇头,脚下赤红色的玄光掠过,消失不见。


 韩申刺秦,本为燕国数年密谋,包裹的严严实实,一朝事发,市井庙堂尽皆沸腾,彼此相互议论,回想当年种种殿下的迹象,还真是有那般可能。


 为韩申一行人惨死,燕丹整整悲痛了一天一夜,事已至此,既然刺秦,且没有功成,无怨他人,只怪燕国运数不济。


 接下来当入大夫所言,速速谋划为上。


 “父王,韩卿刺秦,已然激怒秦国上下,嬴政必然决意攻伐燕国。”


 “八百年社稷存亡在此一举,唯请父王决断!”


 跨乘快马,直接奔出蓟城,前往都城数十里之外的燕山行宫之内,数年来,父王多在那里休憩、游玩,一应诸般政事,都落在自己手中。


 没有王叔雁春君等人的掣肘,燕丹所行诸般政策贯彻很快,只是……现在已然没有时间了,迎战,非有兵戈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