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郡县分封(求票票)(第2页)

 咸阳城已经如此,待彻底归一,情形定然更不同了。

 灵觉扩散,也是有感四周的一切,热闹是热闹,就是其中的百家游侠不少。

 他们身上的气息,不算陌生。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大一统的国度,总归要有些秩序的。”

 轻语此言,周清不自觉想到了韩非,他的确是一个大才,罕见的大才。

 《韩非子》之书,在咸阳内有流传,许多人阅览都有不同的感受。

 有人阅览,看到了无所不在的权谋。

 有人阅览,看到了帝王之术。

 有人阅览,看到了法家融贯一体的精要。

 ……

 那都是《韩非子》要表达的东西。

 秩序!

 大一统的国都必须具有的东西,没有秩序,便是混乱。

 混乱,便是春秋烽火以来的数百年外显。

 “公子,三代天子分封诸侯,以为拱卫王室。”

 “秦国即将一天下,也会那般吗?”

 “您以前不是说过,分封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弊,其专在上,商君也曾言,君主手握大权,果然英主,则国幸事。”

 “果然昏聩无能,其国必乱,与之相比,分封之优,乱不过一隅,失不过一处。”

 “秦国东出山东诸国,虽有郡县设立,并未全部设立。”

 云舒归于马车之内,在公子身边找了一个舒适的位置,好奇一语,说来……也的确好奇。

 分封!

 郡县!

 要说分封好,也不一定。

 郡县好,也不一定。

 天地万物,阴阳两仪,从来不存在绝对的东西。

 “分封诸侯!”

 “郡县而立!”

 “这个东西……需要大王自己把控了。”

 周清闻此,哑然一笑。

 云舒这个问题,自己也不能够给出答案。

 因为……万事万物都在随时而变,若言分封不妥,在原有的岁月长河中,分封存在数千年。

 若言郡县更妙,亦是起起伏伏,不为总体观策。

 平衡!

 阴阳!

 那才是核心之重。

 商君所言的人治、法治亦是阴阳的外显。

 人治更好?

 并不见得。

 法治更好?

 并不见得。

 衣衫合不合身,需要慢慢的修改,最终成为适合自己的舒适衣衫。

 “还真是复杂!”

 云舒很是的摇摇头,世俗的东西还真是复杂。

 “复杂?”

 “哈哈哈,治大国若烹小鲜,说是复杂,其实很简单,只是想要达到那个境界,现在的诸夏还做不到。”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果然诸夏之人尽皆明悟,何有可难!”

 祖师微言大义,治国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反而很简单。

 要做的东西都在里面,许多人也都明白。

 然而,就是因为明白,才不愿意那般做。

 故而就失去了阴阳。

 利益!

 到手了,想要松开,很难很难。

 没有到手的,想要争取,也很难很难。

 果然尽皆上德,则阴阳大化,天地大同,治大国若烹小鲜。

 “所以世人才需要教化啊。”

 “奴家突然觉得浮屠之道也不是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