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程邈(求订阅、票票)(第2页)

 

“否则,以山东诸地任何一地的文字为本,都会引起莫大麻烦。”

 

李斯自案后起身,华章锦袍,盛夏之时,不为厚重,入厅中,先后一礼,进而,没有迟疑,将所思一一道出。

 

或许秦国一直坚守太史籀文,误打误撞,今日受到别样的成效。

 

以大周传下来的太史籀文为本,诸夏任何一国之人都绝对不会有意见。

 

“哈哈哈,正是此理。”

 

“都言秦国蛮夷,接下来秦国就要为诸夏文明风华做出一个模样。”

 

居于右侧尊位的刚成君蔡泽大声笑道。

 

“也许,这就是昊天之意。”

 

“冥冥之中,大秦所承的太史籀文,会有今日之妙。”

 

太史令胡毋敬也是叹言。

 

闻此,与坐诸人,皆相视一眼,笑语不断,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欢乐的事情,毕竟,从这个角度上,秦国取代大周,成为新的诸夏共主,这就是传承。

 

如今的诸夏是秦国的,如今的秦国是诸夏的秦国。

 

身为秦国之人,更是诸夏之人。

 

岂不欢悦。

 

“继续一言。”

 

周清也是微微一笑,看向李斯,点点头。

 

扶苏公子等亦是看向李斯,刚才他们所语就是到达这里,进一步所为,还不太清晰。

 

闻廷尉李斯之言,似是其人胸中已有韬略。

 

果然不愧庙堂中枢重臣,与之相比,相差远矣。

 

“再者,便是以太史籀文为根基的文字,快速确定出一种新的文字,使之象形、表意俱存。”

 

“太史籀文中,象形稍重,表意不显,山东诸国文字杂乱无章,却表意有序,使得新的文字笔画清晰,架构明晰,才更为重要。”

 

“对于这一点,今日与列者,有一人当有深感!”

 

李斯颔首,脚步随意而动,看向厅内诸人,将进一步所为清晰道出,说着,视线落在一人身上。

 

“哦,何人?”

 

周清略有新奇。

“程邈,当一见武真侯!”

 

李斯继续看向那人。

 

如此,不大的厅堂内,亦是一道道目光汇聚在一人身上,随即,那一道道目光自生奇异。

 

此人,他们好像不太认识。

 

“程邈!”

 

“你之所学,今日要派上用场了。”

 

虽有人不认识,可与列者,终有相识者,观廷尉李斯亲自举荐,尽皆羡慕,拱手一礼。

 

“程邈!”

 

“快快起身,相见武真侯!”

 

一人催促着。

 

“……”

 

“……”

 

当其时,在一道道目光的注视下,一位年三十余岁的男子,身着国府行署的普通袍服,神容略有枯瘦,然动静之间,颇为干练。

 

双眸有神,鬓间略有些许疤痕,束发而冠,迎着廷尉李斯目光,有感身侧同僚之语,正襟起身,行至厅堂内。

 

“程邈?”

 

对于这个名字。

 

周清还是有些印象的。

 

岁月长河中,此人的确参与诸夏制式文字的大事,功劳还不小,尤其还弄出了后世的隶书。

 

堪为书法奇才。

 

不过,对于此人,周清没有特意搜寻,以自己所为,编定制式文字,当可做的更好。

 

还有一点,自下山以来,咸阳诸般事,诸夏诸事,都或多或少的有些变化了,程邈之名不显。

 

周清也不太了解他的下落。

 

今日一观,似乎他已经身处国府了,想来职位不高,不然自己当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