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军功爵没(求票票)(第2页)

 早有少府要人将一切安排妥当,民众所在的区域,也都一一划分好,果然没有秩序,那就彻底乱套了。

 “这就是大秦之民。”

 “这就是朕……治下之民。”

 听蒙毅汇报罕开之民的自发之举,坐于软榻上的嬴政再次长叹,民众如此,更觉责任重大。

 “这就是民心。”

 “实则,民众所需不多。”

 “安稳的环境,有自己的土地,子嗣有不错的前程。”

 周清也觉得陇西这里的民众太过于热情了。

 从蒙毅口中得知,虽然今日共乐所需之物,少府携带的都可以提供,然民众仍旧自发弄来了数千只羊、数百头牛、数百只彘。

 更有一坛坛的酒水搬出来。

 更有极远处的老秦人在快速奔近,怕不是一直如此,真要突破万人了,那就太多太多了。

 “民心!”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朕也希望如此。”

 嬴政深以为然。

 “高儿,今日一观诸般,可有所感?”

 接着前言,嬴政视线一转,落在坐在丽儿身旁的高儿身上。

 至于阳滋,她是一个坐不住的性子,正在营帐内随意走动,手里拿着美味不住吃着。

 周清也是看向公子高。

 皇兄巡视陇西诸郡,带着公子高,这是一个不错的信号。

 可……也仅仅是一个不错的信号。

 “父皇。”

 “高儿有所感。”

 出乎嬴政预料,本以为高儿会想一会,甚至于会求教身边的丽儿,不曾想,直接就这般回应。

 “哦,说说。”

 顿然,来了兴趣。

 “父皇。”

 “高儿以为现在大秦还没有令诸夏之民彻底归服,否则,当不会出现那些刺客。”

 “当会出现如罕开之地的这些民众一般之人。”

 “还有……山东诸地没有浸润秦法,以至于有此行为,缺乏对于法的敬畏。”

 公子高小手一礼,看向父皇。

 将心中所想一一道出。

 一路上待在父皇身边,听父皇说道许多,也记下许多,母亲也说了,让自己好好跟着父皇学。

 对于父皇此问,便是直接有所得。

 “哈哈,那你且说说如何让山东诸地那些人彻底明悟秦法?”

 嬴政一笑,对着高儿点点头,继续问着。

 旁侧的公孙丽先前闻陛下突然之问,正心中一突,不想高儿竟然这般回应,实在是……出乎意料。

 俏丽之容自生灿烂之花。

 “……。”

 “父皇,高儿以为当教化之道。”

 “让山东诸地之民,明悟法为何物?”

 “方可明悟秦法。”

 公子高想了数息,为之回应。

 “教化之道?”

 “可有更为具体的?”

 嬴政没有评价,只是继续问着。

 高儿能说这般多,已经很不错了。

 “父皇!”

 “高儿以为主要在那些启蒙之堂、乡老之中。”

 “父皇曾言,启蒙之堂,教化之地,县域乡老更是执掌教化。”

 公子高一言。

 “嗯。”

 “不错!”

 “能够说道这里,已经相当不错了。”

 “你随父皇出行多日,总算有所得。”

 “尽管所言有些稚嫩,有很有不足,大体为所想,这就是进步。”

 嬴政夸赞道。

 高儿也是自己的子嗣。

 若是高儿将来能够给自己惊喜,那也是他自己的惊喜。

 “陛下,高儿之言,小儿之言。”

 “无需夸赞,以免他心生自得。”

 公孙丽心中随喜,然仍为一礼落下。

 “哈哈哈,高儿能够有这般之言,足可证明他一路上是用心的。”

 “朕喜欢用心的孩子。”

 嬴政摆摆手。

 “走吧,随父皇去见一见罕开的民众们。”

 “他们以此心待朕。”

 “朕定要厚爱陇西。”

 自软榻起身,抬手召过高儿。

 自己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很出色,如此,将来的大秦会更加出色。

 听着帐外隐约不住传来的欢闹之音,嬴政心神意动。

 周清也是己身,跟在身后。

 公孙丽和阳滋倒是没有出去,留在了营帐内。

 ……

 ……

 “公子,陇西不愧为赢秦祖地。”

 “今晨离去罕开之城,数千人相随数十里。”

 “实在是……赢秦祖地。”

 并未在罕开之地停留太久,不过短短的一夜。

 始皇帝嬴政便是登临行宫之车,继续沿着渭水西行,昨夜畅饮,已然醉熏。

 周清虽未醉熏,却也是在驷马高车内闲逸的躺靠着,弄玉跪坐在侧,双手玄光闪烁,为之拿捏。

 曦儿那个小家伙正在东君身边晃悠着,手里抓着一枚点心,饶有兴致的吃着,很是喷香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