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二章 始皇之谋(求票票)

 “哈哈哈!”

 “萧何,曹参,你等终于来了。”

 府中会客厅堂,一观多日不见的萧何,又看了看与之同行的其余人,扶苏更为欢悦。

 谋略之士!

 颇为重要。

 父皇能够成就古往今来未有之伟业,一则是父皇雄才大略,天心决断,二则是群臣文武之力。

 如此,大秦吞灭诸国,一匡天下。

 更有最明显的例证,数百年前的吴越争霸,吴国因孙武、伍子胥而霸,越国也因范蠡文种而盛!

 秦得商君,法道强国。

 ……

 泗水之行,平农固然是重要之事,更为重要的则是有了一些人在身边,尤其是萧何,自己很欣赏他。

 曹参、夏侯婴、周昌……自己也有考量,才学不差,只要接下来进一步锻炼、磨砺,便可有所成。

 叔父说过一句话,世间没有完人,每个人都有其作用所在,只要用好了,便是大才。

 用不好!

 纵然有乾坤巨匠,也是无用。

 扶苏以为然,百多年前,商君大才已然有名,魏国却弃而不用,庞涓之策为魏国谋划的霸道之策,已然极好,魏主不用。

 如何用好?

 全看自身。

 “见过安平君!”

 “安平君!”

 “……”

 黑衣冠袍,体态挺拔,动静之间透出丝丝文雅,萧何面带笑意的近前深深一礼。

 刚到关中,便是有闻公子封君!

 还是安平君,还食邑泗水郡的彭城之地,这等恩赏也在意料之中,却又有些奇怪,而今相见,可详聊。

 随即,又有闻公子即将姻亲婚事,心中也是恭贺之喜。

 身侧,曹参等人也是喜不自胜,这里见到公子,无异于有了主心骨,有了大大的依靠。

 何况,公子如今更为位尊!

 “哈哈,无需多礼。”

 “这两位是……?”

 扶苏含笑的先后将萧何等人扶起,一共八人,萧何六人自己都认识的,其余二人面生。

 却是和萧何一块入府了。

 视线一转,落于二人身上,观二人年岁,当三十上下,身上所穿多儒礼袍服。

 儒家的人?

 “安平君!”

 “这是卢绾,沛县之人,大人您离开泗水郡之后,一次酒肆同好友喝酒,倒是相遇此人。”

 “言谈之间,谋略、兵韬皆上,是以引荐。”

 “这是刘交,与在下皆为丰邑之人,算是儒家弟子,拜师于儒家荀夫子弟子浮丘伯门下,修习儒家经典,仁礼之学独到,诗书之道也是不俗!”

 “是以,也有引荐!”

 萧何忙行至二人身前,一一为公子扶苏介绍着。

 这都是公子离开沛县之后所得人才,离去之前,公子于自己有言,若可,可以考察、收拢一些人才为所用。

 未敢忘记此语。

 卢绾!

 和刘季、曹参交好,有闻前些年似乎行事不妥,有游侠之风,终究大体无罪,再加上此人的确文武之学兼具,非寻常人可比。

 刘交!

 此人为刘季之弟,后来喝酒的时候,也碰到了,知晓此人学艺于浮丘伯门下,颇为惊讶。

 那可是儒家一位有名的儒生!

 更别提浮丘伯之师还是荀夫子,更是诸夏一等一的儒道大宗师之人,当今之世,能够同那等人坐而论道的,少之又少。

 刘交对于文武之学不算通晓,然而,对于仁礼诗书之道精通,咸阳这里,绝对可以用得上。

 关中之地,咸阳都城,始皇帝陛下脚下之地,法道贯彻,一应诸般,都要合乎法道和礼仪的。

 尤其一些文书往来,也是需要极力斟酌的。

 此刻,便是需要一位精通此道之人,有些时候,微不足道的小错误可能会引起别样的风波。

 倒是这二人都和那个刘季有些关系,而他却不入公子麾下,不知其人其心如何!

 以自己阅人之光,刘季此人当有别的图谋,难知具体为何?

 “安平君!”

 “安平君!”

 卢绾、刘交再次深深一礼。

 “哈哈,请起!”

 “既是萧何所荐,你二人当有不俗,接下来可与本君好好一论。”

 扶苏对着二人点点头,萧何有心了。

 卢绾!

 刘交!

 想来是有些才学的,接下来有的是时间给于论证,二人之中,刘交拜师于儒家荀夫子门下浮丘伯。

 这就有趣了。

 按照父皇所言,待自己大婚之后,便是要先行前往齐鲁之地,以为梳理上下秩序,为东巡铺路。

 那时,少不了和儒家打交道。

 偏生这个时候,萧何引荐了一位儒家之人!

 这……萧何自然不是儒家的,那就是儒家率先有了动作,凭借一些关系,联系上萧何,进献此人。